中美軍力差距竟如此驚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016-05-05 07:26
這些年,中國軍事實力一直保持著穩步提升狀態,但是談及中國軍力始終繞不開的核心就是和美國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對於中美軍力差距,國內外的各種說法很多。「高達五十年」有人認同,「只有五年」也同樣有人支持。從根本上講,這個問題很難簡單地用一個「多少年」來衡量。不可否認的是,中美軍力的絕對差距確實仍然很大。然而,通過一些小小的對比,又能讓人形成一個無法簡單言表的「概念」。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加大了對國防的投入,不得不承認中美之間存有極大的差距,尤其是美國深厚的底蘊和不斷研發的科技力量,使得我們追趕起來很吃力。2015年,美國軍費支出高達5960億美元,中國僅約1458億美元,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
吸引國內外關注目光的殲-20戰鬥機是中國第一型四代機,可以毫不客氣說是當今世界先進戰機的代表作之一。不管網絡、論壇如何吹噓,現實是殲-20到現在仍然沒有正式服役,仍然在密集的試飛階段。 美國的F-22是世界第一款四代機,它的出現直接樹立了四代戰機4S性能的標準,成為了各國空軍的標杆。F-22早在2005年就已經正式服役了。美國推重比10一級的發動機F-119於1997年即裝配F-22開始試飛,中國類似的WS-15發動機仍然還在緊鑼密鼓的研發過程中。
就發動機而言,這個差距是致命性的,中美間就航空發動機這塊差距驚人——上個世紀,美國通用公司研發出F-100核心機,在這款核心機的基礎上,先後誕生出F-14、F-15、F-18戰鬥機甚至是B2A戰略轟炸機的航空發動機,而中國空軍至今仍然還沒有擺脫「心臟病」的困擾,出口的梟龍戰機要需要使用俄羅斯的發動機,不得不感嘆差距太大。
中國的運-20大型運輸機至今仍在研製過程中。美國類似級別的C-17運輸機服役於1993年。運-20的最大載重被指超過66噸,但是美國卻早已擁有了最大載重接近130噸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我們需要時間追趕。
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於2012年交付使用。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蘭利」號1922年服役。「遼寧艦」滿載排水量達到6萬噸,美國滿載排水量8萬噸的「福萊斯特」號常規航母早在1993年就已經退役。 如今的美國是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當家,今年9月美國新一代超級航母「福特」號將會進入美海軍服役,中國國產航母仍然在船台建造,進度不明。
核潛艇這一塊差距也是大的嚇人,中國093型攻擊型核潛艇首艇服役時間被指為2006年,而美國技術水平相對接近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服役於1976年,性能相當先進的「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無情的拉開了我們追趕的時間。戰略飛彈核潛艇方面,美國俄亥俄級線條流暢、外形極其優美:而我們的094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因為技術滯後擁有高大的龜背(加工技術落後致使發射倉相對艇身高高隆起,高大的龜背會影響速度,也增大了噪音),簡簡單單的外表也體現著差距。
中國99式主戰坦克於1999年服役,同等級的美國M1主戰坦克則服役於1981年。中國陸軍裝備的武直-10型武裝直升機大概於2012年前後服役,美國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服役於1986年。中國在軌衛星數量接近150顆,美國的對應數據是400顆左右。
用鍵盤敲下這些文字後,我可以想像評論區的評論會有不少指責小編是美狗,五毛這類的無腦言論。如今,噴子越來越多,在他們的眼裡中國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秒滅美國日本。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無論一些無腦噴子如何吹噓中國軍力,貶低美俄,我們同美俄的差距就擺在那裡,需要我們大力追趕。一味的沉迷在進步中,只會退步,要正視差距,更加努力的追趕。
中國,加油!中國青年,加油! 寫於五月四日青年節的夜晚
武器裝備 武器 海軍 投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