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句話讓中國人頓悟:日本為何不怕中國?

國際頭條| 2016-05-05| 檢舉

普京一句話讓中國人頓悟:日本為何不怕中國?

普京:敘形勢發生變化 童年經歷教我「先動手」

俄羅斯9月底在敘利亞發動空襲,促使敘利亞內戰形勢向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生變化。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22日透露,這一旨在爭取主動的決策與他童年時的經歷有著不小的關係。

當天在索契舉行的「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上回答與會專家提問時,普京著重談及敘利亞問題和打擊恐怖主義,並分享了小時候在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得到的經驗:「50年前,列寧格勒的街教給我一件事--如果打架無法避免,你必須先動手。」

路透社認為,這或許可以解釋如今身為總統的普京是如何看待當今國際政治的鬥爭的。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對俄羅斯低三下四的日本,但在釣魚島以及南海問題上立場似乎頗為強硬,甚至不惜冒著發生戰爭的風險,與中國在爭議問題上死磕到底,這確實應該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沙特與伊朗的緊張關係、敘利亞內戰以及面對伊斯蘭主義的威脅時,西方國家需要俄羅斯建設性的參與。

並稱他願意以七國集團2016年輪值主席的身份訪問莫斯科,或者邀請普京訪問東京,另外安倍還表示,日本需要為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穩定尋求解決方案,與普京適當地進行對話非常重要,據稱安倍可能在4月下旬訪問歐洲,其間可能會將俄羅斯之行納入訪問日程中。

在採訪中安倍還談到中國的海上活動,稱日本反對中方在東海和南海上「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嘗試,呼籲國際社會有必要對此發出一致的聲音。

從安倍晉三在專訪中的表態,到日本在相關問題上的做法,可以說日本在對待中俄兩國的態度截然相反,對中國似乎更為強硬,而對俄羅斯卻「低聲下氣」。

在國際油價持續大跌,歐美對莫斯科實施全面制裁,俄羅斯國內經濟狀況面臨嚴重危機的背景下,與俄羅斯存在領土糾紛的日本,非但沒有趁火打劫,還準備在出訪歐洲時計劃與普京面談,並遊說西方國家重新接納俄羅斯,解除對其的經濟制裁。

加強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相關國際問題上的合作;安倍此舉明顯是向困境中的俄羅斯伸出援手,以便換取莫斯科在領土糾紛問題上對日本的讓步。

北方四島

事實上在北方四島問題上,普京不太可能做出讓步,即便俄羅斯面臨嚴重危機,但無論日本如何示好,或者雪中送炭,都不會取得其想要的結果,普京曾說過領土問題,沒有談判,只有戰爭,可以說非常有道理。

這對中國來說也是一種啟發,雖然一些糾紛可以通過談判的手段加以解決,但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談判是解決不了的,或者是談判也要區分對象,對於有些國家談判根本不需要,不要為了所謂的大局出發,而在糾紛問題上做出讓步或者妥協,這樣反而會助漲他國的囂張氣焰。

因此,在領土糾紛問題上,不能一味地動嘴皮子,而應該拿出實際的行動。此前日本曾與俄羅斯就北方四島進行過談判,莫斯科也曾同意將一個較小的島嶼歸還,但被日本方面拒絕。

此後日本參議院通過了《促進北方領土問題解決特別法》修正案,明確聲明北方四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引發了俄羅斯方面的強硬不滿,莫斯科隨即採取了反擊行動,在該海域舉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演習。

梅德韋傑夫也以總統和總理的名義曾先後多次登上北方四島,並招商引資加大對南千島群島的開發,令日本與俄羅斯的關係陷入谷底。

安倍第二次就任日本首相之後,在北方四島問題上放棄強硬的做法,逐漸嘗試與俄羅斯進行談判,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北方四島糾紛問題,為此,安倍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並沒有換來俄羅斯的好感。

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對俄羅斯低三下四的日本,但在釣魚島以及南海問題上立場似乎頗為強硬,甚至不惜冒著發生戰爭的風險,與中國在爭議問題上死磕到底,這確實應該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雖然日本在釣魚島以及南海問題上立場強硬,與美國在背後的支持和挑唆脫不了干係,但也與中國之前的方針和政策息息相關,抗議和忍讓只能被他國視為軟弱,而對解決領土糾紛不會取得任何實質性意義。

普京曾說過「抗議一千次一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的機翼扇動一次」,這句話可以說太有道理了,相比之前中國在釣魚島和南海的反應,如今中國的做法越來越值得叫好,或許中國是受到了普京的啟示,才在島嶼糾紛問題上態度變硬。

當前中國執法船隻在釣魚島的巡邏已經實現場態化,並且中國海警船也攜帶武器進入釣魚島12海里之內,而中國軍艦和飛機也頻頻在附近海域出沒,可以說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

同樣,在南海中國取得的進展也是有目共睹的,隨著中國在南海圍礁造島工程的實施,南海不利於中國的局面將會發生徹底改變。兩年之前中國的周邊局勢還是危機四伏,越菲日輪番對中國採取車輪戰術,恐怕今後類似的局面不會再出現。

俄羅斯《真理報》近日報道,美國無視中方憤怒抗議,堅持在中國上空繼續抵近偵察飛行,或許既有刺探中國重要軍事情報的因素,也有向中方施壓的政治動機。受到挑戰的中國防空系統完全有能力有效對抗美國所有類型的偵察機。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王平15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是日本長期在國際上散播「中國威脅論」的又一次體現。日本想把南海搞亂,以藉機在東海獲利。

日本媒體15日稱,西正典在美刊撰文稱,中國近年來在南海建造人工島,設置雷達和防空飛彈,目的是為了未來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西正典稱,中國2013年下半年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後。

未能探測到美軍轟炸機飛行,「中國從中吸取了教訓」,因此預先做準備,在南海部署應對他方領空侵犯的裝備設施。西正典還宣稱,中國一直不斷地「探索可能觸發軍事衝突的臨界點」,對於日本而言,「決不能掉以輕心」。

在此情況下,日本高級防衛官員發表這樣的言論,表明日本政府正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不失時機地讓國際社會認識到目前的問題所在」。

日本一直希望成為一個有軍事力量的正常國家,要說服民眾和國際社會,就得有理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渲染「中國威脅論」,而日本的盟友美國更是長年向日本提供有關「中國威脅論」的情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596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