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而分居?日本夫妻選擇「卒婚」生活

「你有沒有什麼夢想是由於結婚而沒法實現的?」

為了實現夢想,你會放棄與另一半共同生活嗎?

日本夫妻因而選擇卒婚。

「卒婚」並不是離婚,而是指那些仍然相愛的夫婦,在退休之後選擇分居,各自去實現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圖片來源:網絡

「你有沒有什麼夢想是由於結婚而沒法實現的?」

66歲的Yuriko Nishi問了丈夫Yoshihide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已經結婚36年,共有三個孩子,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離開家了。

Yoshihide 也已經63歲,曾在東京當了幾十年的攝影師,他告訴妻子自己想逃離城市生活回到位於日本南部的老家三重縣(Mie Perfecture),當一名種水稻的農民。而Nishi卻想繼續在東京當一名時尚設計師。於是,與日本許多其他的夫妻一樣,Yuriko Nishi和丈夫決定選擇「卒婚(Sotsukon)」。

「他每個月看我一次,我有時候也會一周去看他一次。」Nishi說。分居之後,這對夫婦更加欣賞對方,現在還打算見面的時候在晚上一起出去約會。

「卒婚」並不是離婚,而是指那些仍然相愛的夫婦,在退休之後選擇分居,各自去實現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據新加坡AsiaOne新聞網站報道, 「卒婚」一詞最早是在2004年,由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Yumiko Sugiyama)在《推薦卒婚(卒婚のススメ)》一書中提出。

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

杉山由美子(Yumiko Sugiyama)的著作《推薦卒婚(卒婚のススメ)》。

「在日本,傳統的家庭中男人扮演著一家之主的角色,而妻子則依靠丈夫賺錢全職在家做家庭主婦 。我一直在想夫妻雙方是否可以有更多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並不離婚。」Yumiko說。

近些年,不斷有名人也加入了「卒婚」行列,這也使得「卒婚」逐步進入主流社會。2013年,日本喜劇演員Akira Shimizu 宣布將和妻子實行「卒婚」,這一新詞開始被大家尤其是大多數女性所熟知。

在日益老齡化的日本,「卒婚」給許多人尤其是家庭主婦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據日本厚生勞動省(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Ministry)公布數據,2014年日本女性平均壽命達到86.83歲,成為全世界女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

「這就意味著對日本女性來說,在孩子獨立離開家以後自己要生活一段很長的時間。」日本茶水女子大學社會學教授Masako Ishii-Kuntz說,「許多空巢老人除了照顧丈夫之外無事可做。她們就意識到應該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幸福。」

儘管現在還沒有官方數據說明到底有多少夫婦已經走上了「卒婚」之路,但是2014年一項由東京一家台際建築所(Interstation Archetecture Agency)委託開展的調查發現,在被調查的200為已婚女性中,年齡30歲到65歲之間,有56.8%的人說她們最終也想要「卒婚」。退休以後的時間被日本大多數女性認為是「卒婚」的最理想階段。

「在某種程度上,『卒婚』也有助於防止離婚。尤其對於一些長時間在家照顧丈夫的女性來說,『卒婚』可以讓她們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婚姻也不會完全破裂。」婚姻諮詢師Okano說,「但是這是基於丈夫和妻子雙方共同協商建立的一種關係,恐怕還有很多夫妻做不到那樣。甚至有一些情況,妻子是被迫和丈夫分居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591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