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台前的瘋狂 歐巴馬這一動作讓安倍傻眼!
東方網2016-05-04 08:46
5月2日,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說,歐巴馬認為日本不應因為1945年遭受原子彈轟炸而得到道歉。日本政府此前多次極力主張歐巴馬在任期內到訪廣島或長崎,但這一問題在美國國內屬於敏感議題。不過,4月11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在日本參加七國集團(G7)外長會期間參觀了廣島市的核爆資料館,並向核爆慰靈碑獻了花。有媒體分析稱,美國國務卿克里已經到廣島參加七國外長會議,此舉也是給歐巴馬訪廣島做個鋪墊。那麼,歐巴馬即將趕赴日本出席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他是否會訪問廣島或長崎呢?
眾所周知,日本是迄今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 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也使日本人民遭受到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帶來的嚴重災難。
本來,作為人類史上迄今為止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日本應該痛定思痛,深刻反思這個事件的前因與後果。然而,日本不但很少提及原子彈攻擊日本的歷史背景,更不提遭日本侵略國家所受損失,反而卻在刻意強調原子彈給日本造成的傷害。其實,日本望眼欲穿的期盼歐巴馬訪問廣島,就是希望把自己扮成真正的戰爭受害者,淡化其戰爭發動者和侵略者身份。而日本只有正視歷史事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值得一提的是,廣島和長崎核爆給日本民眾帶來了慘痛的經歷,「不再有戰爭」也成為日本民眾的共同心愿。然而,以安倍為首的日本政府正大力推動安保法制建設,其核心是讓日本成為實質上的「正常國家」,日本自衛隊成為名符其實的軍隊,這也符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利益。在這種背景下,歐巴馬政府採取了放縱日本的軍事外向化發展,鼓勵日本強軍備戰,希冀日本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因此,歐巴馬總統雖然在日本遭受核爆問題上拒絕道歉,但他仍可能訪問廣島或長崎,一方面可以顯示他推進無核化世界的意願,為自己留下政治遺產;另一方面以示對安倍政府的支持,繼而鞏固和強化美日同盟關係。
事實上,如何看待美國當年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不僅是美日之間歷史和現實問題,也是區別正義與非正義的原則問題。如果歐巴馬訪問廣島和長崎這無疑是顛覆美國參與當年那場戰爭的性質。歐巴馬現在應該做的是敦促日本對那場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性質和戰爭責任作出清晰明確的交代,向受害國人民作出誠摯道歉。而不應是為了一己之私在重大歷史原則問題上縱容日本沿著錯誤史觀和軍事強國的危險道路走下去。
歐巴馬需要明白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對全世界都是一場災難,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美須與國際社會共同合作,嚴格要求日本恪守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承諾,嚴防珍珠港事件的重演。(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hangdiancheng71)
國際 時政外交 安倍晉三 日本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573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