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經濟振興計劃破產 歐巴馬會是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導語: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經濟振興計劃,但日本經濟要恢復到30年前的那種經濟增長活力幾乎不可能。
近幾年,日本經濟逐漸的不被人看好,下滑的趨勢逐漸變得越來越明顯。有人說日本經濟靠中國經濟,有人說中國經濟要靠日本,但是就當前的經濟情況來看,日本經濟命脈已經被中國牢牢掌握。如果中國對日本施行經濟制裁,日本經濟馬上就會陷入癱瘓。詳細的情況,讓我們用數據表明。
退回到1990年,日本曾是一個製造業強國,該國在全球產品出口中的占比接近10%,出口規模僅次於德國和美國,位居第三。當時中國的出口占比才僅僅只有2%。如今的情況如下圖所示,日本出口在全球出口規模的占比已經下降至4%,遠遠低於中國12%的占比。
日本經濟競爭力下降的事實無法通過日元貶值而加以好轉。與人民幣不同的是,在過去僅三年的時間裡,日元累計貶值35%,而在過去的10年里,人民幣累計升值了25%。但日本在今年的經濟增速或許僅僅只能達到1%的水平。
安倍晉三推行的三步走經濟戰略主要包括推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結構性改革提升效率以及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儘管該項目的推出有助於穩定經濟並提升企業信心水平,但日本龐大的財政赤字以及債務規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支出,這使得通過政府支出來刺激日本經濟的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
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債務與GDP的比值達到230%,大大高於希臘,也遠高於任何一個OECD(經合組織)國家。瓊斯表示:「我們從未見過如此高的債務水平,我們對高債務水平帶來的後果深表擔憂。」據了解,債務服務已經成為預算中最大的一筆開支,當利率上升時,這一比例還會繼續攀升。
而日本進出口貿易(包括能源)對非常依賴於海上運輸,日本對外貿易的最為關鍵的生命線就是海上航線,如果突然因為一些變故而中斷,日本經濟,甚至日本社會都會因此而受到非常強大的衝擊。
不妨假設一下,中國和日本之間,如果發生任何不可避免的衝突,中國肯定會竭盡全力維護中國海域的合法權益。對日本從中東經由馬六甲海峽的油輪,以及日本與非洲、西亞、東南亞還有歐洲等通過海上貿易的國家的來往船隻進行攔截和查處。凡是通過中國海域的航線都全部限行,那麼對於靠海上航線的振興的日本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如果日本想繞開中國海域走其他國家的海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日本的油價,從而引發其他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日本經濟就此直接垮掉。
根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2013年從中國的進口總額約為18萬億日元,在整個進口中占比21.7%。日本若停止從中國進口產品,很多生活必需品在商店都會斷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