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做了件後悔事:中國一招令其目瞪口呆
核心提示: 做人做事,不能不仁不義。譬如,鄰居有難需要搭把手,哪怕平時不對付,關鍵時刻也還是要伸把手的
做人做事,不能不仁不義。譬如,鄰居有難需要搭把手,哪怕平時不對付,關鍵時刻也還是要伸把手的。就像剛剛越南等國旱災,中國就應越南的請求開閘放水解越南的燃眉之急。
然而,印度卻在自己鄰國尼泊爾困難的時候給尼泊爾斷油,這事就讓中國給抓住了機會,一舉在兩國關係上取得突破。我們都知道,尼泊爾只有兩個鄰國,而且又是兩個亞洲最大的國家,這兩個國家一定程度上還是競爭對手,所以夾在這樣的位置實在是一個很不堪的位置。當然,尼泊爾雖然與中印毗鄰,但由於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的存在,尼泊爾實際上是和北印度平原連為議題的,這種地緣性質決定了中國對尼泊爾天然的影響力較低,而印度則更強。事實上,印度不但是尼泊爾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的邊界都是開放的。

鑒於這樣的情況,尼泊爾一直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玩平衡,各方面尼泊爾都更加依賴印度,並且也不敢輕易得罪印度。不過,站在尼泊爾的角度,它對印度也有一定的天然戒心,因為他會擔心印度吞併它,所以從心理層面上又有親華基因。
當然,這種情況下如若不發生什麼大事,這種平衡還會繼續。但是,由於三哥犯錯,尼泊爾新總理選擇而中國作為首訪國家,同時請中國將青藏鐵路通往尼泊爾,建立中尼鐵路的連接。作為一個小國,對中國提這樣的訴求,由此可以認為尼泊爾政府戰略上靠近了中國,疏遠了印度。
那麼,尼泊爾為何這麼選擇呢?
情況是這樣的,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強烈地震,這給尼泊爾造成了很嚴重的損失。這種時候,印度本來該強力支援自己的小鄰國以加強自己的影響力。然而,由於尼泊爾選舉尼共獲勝,這引發印度的不滿,一定要敢於尼泊爾的內政,結果導致尼泊爾不滿。印度為了強力干涉尼泊爾內政,搞定尼泊爾,於是對尼泊爾斷油。尼泊爾還處在災難之中,這種時候斷油豈不是不讓人活?於是,尼泊爾就向中國求援。中國接到求援請求後,立刻派出運油車隊將油送往尼泊爾,解決了尼泊爾的燃眉之急,避免了出現人道主義災難。

經過這次事件,尼共不但順利上台,尼泊爾人對印度當然就疏遠了,對中國當然就親近了。於是,尼泊爾新總理上台後,直接選擇首訪中國,同時請求中國將鐵路建到尼泊爾。鐵路建到尼泊爾這事可是對地緣影響很大的,因為有了鐵路意味著中國有了對尼泊爾的戰略運輸能力,中印在領土爭端上中國就會占據更多上風。現在,印度網友在網上都炸鍋了,不斷咆哮、咒罵。但是,於事無補,誰讓印度政府自己犯錯呢?人家本來就落難,結果你為了自己一己之私干涉別國內政還落井下石,豈能不失人心?

同樣處理問題,中越雖然在南海有摩擦,但中國做事總是留有餘地,在越南請求中國放水解旱災後,中國很乾脆地就答應了。正是這種留有餘地,使得越南才不會採取過於激烈的行動,中國也就不會因小失大。所以,就國際政治而言,真的不是簡單意氣用事,而是需要用腦子、用智慧。(占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455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