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逼得美軍關閉駐外基地,不過中國周邊的基地是例外

沒錢逼得美軍關閉駐外基地,不過中國周邊的基地是例外。。

冷戰開始後,出於意識形態和爭奪全球霸權的考慮,美國在世界範圍內設立大量軍事基地,這些基地幾乎遍布全球各大洲,為美國的全球霸權和美軍全球到達的理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這些軍事基地的存在,才能夠支撐美軍的軍事戰略。冷戰結束後,由於原來的對手蘇聯帝國垮台,美軍也迎來了裁軍大潮,除了大量裁減部隊之外,就是關閉了諸多海外軍事基地以節省開支,比如美軍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菲律賓克拉克軍事基地就在90年代初期被關閉,至今也沒有重新開放。冷戰時代這是美軍在亞洲最大的空軍基地和靶場。

近年來,由於美國軍事開支相對減少,加之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不論是人員開支還是新裝備研發,還有不久前耗資巨大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軍軍費即便是位居世界第一,占據了全球軍費開支的三分之一,也依然感到捉襟見肘,在目前看來,美軍的軍費不會一下子有大幅度增長,更多的資金被美國政府用來刺激國內經濟發展和提高美國老百姓的社會福利開支,因此,在開源無望的情況下,美軍不得不節流,儘可能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開支,以便將有限的軍事撥款用到哪些更需要的地方去。

沒錢逼得美軍關閉駐外基地,不過中國周邊的基地是例外。

美軍節省開支的一大舉措就是希望其在全球各地的盟友們能夠擔負起自己應有的義務,分擔美軍此前的負擔,在歐洲,美軍試圖關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軍事基地,諸如英國的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這裡曾經是美軍在歐洲重要的後勤保障基地,美國希望將其關閉之後,美國空軍在未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皇家空軍的相關基地,同樣還試圖關閉在歐洲的其他一些傳統基地,但這遭到了歐洲國家的反對:一旦美軍關閉這些基地,歐洲國家將不得不更多的承擔起相應的義務和開支,從經濟和安全上考慮,這不符合這些國家的利益。同樣,日本也不希望美國減少其在日本的基地和駐軍,不過這更多的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在日本的美軍為日本在東亞地緣政治上發揮了微妙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報道稱,五角大樓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整個國防部的多餘設施占比高達22%。該官員敦促議員們考慮推行新一輪「軍事基地重新調整和關閉」進程,但這項進程很不受政界歡迎。據國防部就「軍事基地重新調整和關閉」一事向國會遞交的一份報告稱,陸軍的多餘設施占比達33%,空軍為32%,國防後勤局為12%,海軍為7%。國防部副部長鮑勃·沃克在上述報告的一封附屬信函中說:「正如國防部領導層多次聲明的那樣,在多餘的基礎設施上花費資金毫無意義。因此,我們敦促國會向國防部提供授權,以推行新一輪『軍事基地重新調整和關閉』進程。」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就目前來看,由於軍費不足的緣故,美軍在進行大規模的節省軍費活動,除了裁減人員,比如減少一個艦載機聯隊之外,還打算提前退役封存那些目前看來並不是十分需要的裝備,還有就是關閉那些不重要的基地,不過,對於那些敏感地區的基地,諸如駐德美軍基地和駐日美軍基地,由於這些基地功能完善,加之其針對的潛在對象是俄羅斯和中國,就目前來看,美軍不僅不會關閉這些基地,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還會有所強化,雖然這些基地相比冷戰時代的駐軍規模大幅縮小,不過,其功能完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入駐大批人員來操作庫存裝備。美軍關閉的只是那些相對不重要,安全局勢緩和地區的基地,對自己的潛在對手周邊的軍事基地不會放鬆,只會加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449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