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即將再被打臉 竟然對中國說出這句話
據美媒4月18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亞洲行期間取消原定的中國之行,中國官媒回應在南海問題不看美國臉色。有美國學者提出,美國應該調整對華關係,不要對中國的言行反應過度,中國數十年也不會威脅到美國霸主地位。

針對美國國防部長取消訪華計劃,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政府問題教授副教授史蒂芬·布魯克斯說,南海問題是令中國不快的直接原因,問題根本則與美國對華整體戰略思維有關,而首先美國不應過分擔心中國的崛起。他說:「中國正在崛起,但是並未站起。美國經濟上可能有些下滑,但美國整體並未跌落,我們認為,未來數十年美國依然將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而中國崛起將大大慢於歷史上那些曾經崛起的國家,例如,德國和英國,因為這些國家科技上同當時的大國並駕齊驅,中國目前科技上根本不及美國。」
他說,美國強大經濟和科技實力,足以威懾中國向地區和海外擴張,阻止重大事件發生,動搖美國超級大國地位。對於這一點美國媒體和決策者認識似乎不足,因而導致美國幾乎事事都與初出茅廬的中國針鋒相對,摩擦不斷,這就是目前美中關係基本現狀。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
關於南海問題,布魯克斯說:「中國造島是對東亞地區穩定的根本威脅嗎?是對海洋航行的根本威脅嗎?是對整體秩序的根本威脅嗎?經過思考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傾向盯著眼前事務,賦予這些眼前事務的意義,有時遠大於其實際理應得到的程度。」
布魯克斯還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例說,中國有正當理由推進本國以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而歐巴馬政府認為,亞投行是對世界銀行以及國際整體秩序的威脅。為此美國動員其盟國抵制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遺憾的是,美國的這次外交遊說基本歸於失敗,美國的不少盟國紛紛參與亞投行。
美國不少盟友紛紛參與亞投行
布魯克斯表示,他的本意並非是要「全然無視中國的行動」,不專注美國的自身發展,而是批評華盛頓對中國「反應過度」。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編輯吉迪思·羅斯概括布魯克斯美中關係政策建議時說,作為一個成熟和有城府的大國,是否應像對待少年躁動那樣對待中國,不要事事與其較真爭吵。
不過,美國空軍協會資深顧問皮特·修斯表示,絕對不能忽視中國的最終目標,中國目前只是羽翼未豐。米爾網 www.miercn.com
修斯認為,中國的想法或許是不切實際的夢想無法實現,但是不能否認那是他們的最終目標,美國不能坐等中國羽翼豐滿。
南海是目前國際貿易中最自由的航道之一
西沙某水警區水警區石島官兵在巡邏途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