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大余驚現超高殺傷力的「科幻藍」 所到之處莊稼爛根、井水發臭!

JKC| 2016-04-25| 檢舉

可怕!大余驚現超高殺傷力的「科幻藍」 所到之處莊稼爛根、井水發臭!

連日來,大余縣新城鎮觀路村多名村民來電反映,自2011年開始,村裡的生活用水可能被大余縣新城鴻達洗水廠排放的廢水污染,村民們飽受廢水污染的煎熬。

村民們反映,

這超強殺傷力的廢水,

呈濃郁的藍色,

廢水不僅污染環境,

還讓村裡

水塘不能養魚!

莊稼出現爛根!

井水散發異味!

晚妹看完現場圖,

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廢水的顏色,

確定不是在拍科幻片嗎??

到底是什麼情況?

跟晚妹一起去看看~

走訪:洗衣廠緊挨村莊

大余縣新城鎮觀路村距縣城約33公里,大余縣新城工業園與觀路村很近,工業園內建設有化工廠、鎢砂廠、製衣廠、電子廠、洗水廠等工廠,由於市場和環境因素,化工廠、鎢砂廠等大部分已停產,目前僅有洗水廠和電子廠在運行。

村民們說,村裡的生活用水被嚴重污染,經多方尋找後發現,工業園內一家洗水廠排放的藍色廢水可能為主要污染源。4月21日10時,在觀路村幾名村民的帶領下,贛州晚報記者來到村民們所說的這家洗水廠——大余縣新城鴻達洗水廠。這家洗水廠與觀路村僅一牆之隔。從洗水廠排出的廢水呈藍色,其中,還漂浮著不少懸浮物,而這些藍色的廢水順著一條溝渠,途經村內大部分區域,最終排向章江。

贛州晚報記者沿著溝渠,和村民一起,來到章江邊上尋找排水口,只見一個地下污水涵管正不斷排出藍色廢水,廢水將周邊江水染藍,排出的藍色廢水面上有許多固體漂浮物。

「從2011年開始至今,整個觀路村的水塘、農田、井水均被污染了,而且情況非常嚴重。」觀路村村民傅某椿說,這段時間正值雨季,廢水已被稀釋,往常從工廠排出的廢水顏色還更深,甚至散發刺鼻異味,讓人難以忍受。傅某椿還從村裡一口封閉水塘內裝了一瓶水,他說,水塘里的水也呈藍色,可水塘並未與溝渠相連,他懷疑,觀路村的土壤已被廢水污染。

村民:生活用水遭污染

「工廠離村莊這麼近,每天排放發臭的藍色廢水,污染甚重。我們已經老了,但是子孫後代還要生活啊。」觀路村村民傅某蘇指著村莊的一口灌溉水塘擔憂地說,這口水塘離工廠僅幾米遠,之前工廠里的廢水不斷排往這口水塘,水塘內養有許多魚,2011年開始,水塘里出現了死魚現象,之後水塘已無法養魚。前段時間,有村民下水塘撿東西,雙腳出現紅疹症狀。

傅某蘇還說,這口水塘的水會順著小溝渠,流向農田灌溉農作物。近幾年,村民們發現,在農田種下的莊稼,部分出現爛根現象,種的西瓜、番薯、芋頭存在爛心現象,甚至有村民下田勞作後,腿部也長出了紅疹。「如今,村民們已不再取用水塘的水灌溉農田,而是直接取用章江水灌溉農田。」傅某蘇說,受影響的農田達300畝左右,嚴重影響村裡的生產生活。

最令村民頭痛的是,村民的生活飲用水,可能已遭污染。村民傅某平2008年在村裡建了新房,挖了一口井。「2011年之前,井裡的水清澈甘甜,但2013年開始至今,我發現自家井水的水存在異味和有一些渾濁。」傅某平說,目前他家已經不敢再飲用井水,而是購買桶裝水。贛州晚報記者走訪時看到,觀路村部分村民家中,改用了桶裝純凈水。但因成本太高,有部分村民家中安裝了凈水器,將井水抽取凈化後再飲用。

村民傅某芬是一名退休教師,他愛好攝影,這麼多年來,他將工廠排污情況以及村裡水塘、農田的污染過程全部拍攝了下來。「我電腦里存有這麼多年以來,工廠排污的證據,我希望環保部門能切實重視觀路村的情況,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讓百姓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生活生產。」傅某芬說。

環保部門:工廠通過環評

對於村民們的反映,大余縣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劉會權說,村民們所說的大余縣新城鴻達洗水廠,於2013年7月通過了環評審批,2013年10月通過了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該廠安裝了廢水處理設備,生產的廢水經生化池、凈化池、吸附池、沉澱池以及循環利用池後,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廢水綜合排放標準要求後回用或外排。對於村民們所質疑的工廠是否存在排放不達標廢水的情況,劉會權說,需對水質進行取樣檢測才可知道。接下來,他們將對該廠加強監管,督促該廠完善廢水處理設備。

記者查閱了一份由大余縣環保局提供的關於大余縣新城鴻達洗水廠的資料。資料顯示,該洗水廠主要將服裝、檯布人工放入洗水機洗水處理,再經過添加柔軟劑(矽油、軟油)進行柔軟處理,再撈出進入榨水機內脫水。該資料還顯示,施工產生的廢水含有一定的污染物,所以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後方可排放,而廢水經過處理後流經約2公里的小溪再匯入章江,小溪的水環境功能主要為農灌,部分經過處理過的廢水經地下排污管道排入章江。

對於村民們反映的問題,大余縣新城鴻達洗水廠一名陳姓負責人稱,廠里施工產生的廢水經過處理達標後才會排放,而由於現有的廢水處理設備還不完善,再加上連日下雨,不排除存在處理池中的廢水外溢情況。目前,廠里已委託贛州一有資質的環保公司,計劃設計一套更加完善的廢水處理設備,儘可能做到生產和環保兼顧。

「新聞多看點」

贛州經開區潭東鎮東坑村下竹山組一魚塘,一連幾天出現大量死魚,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養殖戶吳建明認為是魚塘西側的贛州市畜牧研究所飼養的豬糞水流入魚塘,水被污染致魚死亡。事實真如此說?4月22日上午,贛州晚報記者前往實地調查採訪。

養殖戶:是豬糞水惹的禍

22日10時許,贛州晚報記者來到事發地,看到魚塘水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其中魚塘西北側停靠的一艘小船,船艙里裝滿了死魚,蒼蠅撲在死魚上,陣陣惡臭隨風飄來令人作嘔。

吳建明從塘中撈起一條大鯉魚給贛州晚報記者看,足有2公斤重。吳建明說,2014年9月,他與潭東鎮東坑村下竹山組村民簽訂了魚塘承租合同,承租期30年。2014年10月,吳建明投資13萬元對該魚塘進行了深挖和加固,並投放了18萬尾魚苗。經過一年多的飼養,本月初已有老闆與吳建明洽談,決定下個月前來購魚。4月20日上午,吳建明卻突然接到村民電話,稱魚塘出現大量死魚。而讓吳建明始料不及的是,短短几天時間,魚塘里的魚已死得所剩無幾,照此下去,要不了幾天魚將全部死光。

吳建明稱,現在魚塘水呈黑色,是因為旁邊的贛州市畜牧研究所飼養了幾百頭豬,而大量的豬糞水直接流入到魚塘,造成魚大量死亡。目前,他已致電環保部門前來處理。

調查:魚塘歸屬存爭議

贛州市畜牧研究所的養豬場位於魚塘的西側,贛州晚報記者進入到養豬場看到,豬舍比魚塘高出一米多,臨近魚塘的低洼處建有一個10餘平方米的儲糞池,池裡的糞水不停向外溢,最後流入到魚塘。吳建明稱,發現魚塘出現大量死魚後,他第一時間找到該研究所負責人,請他們到魚塘查看,但他們置之不理。

隨後,贛州晚報記者來到該畜牧研究所採訪,該所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稱,魚塘出現死魚的原因有很多,養殖戶在沒有經過權威部門調查的情況下,就認定是他們飼養的豬糞水流入所致,顯然是不合情理的。這名負責人還說,此前這口魚塘是研究所的,因為沒有活水不適宜養魚,現在已轉讓給了隔壁的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而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一名施姓工作人員則稱,這口魚塘現歸公司所有,但下竹山組的村民認為是他們的土地,還於2014年9月擅自包租給了他人養魚,目前正在走司法程序處理爭議。現在魚塘出現大量死魚,這是養殖戶與村民簽訂的承租合同,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與他們公司無關。

22日下午,贛州經開區環保局辦公室一名宋姓主任致電贛州晚報記者,他們已派人前往魚塘取水,並通知當地的漁政、農政等多部門配合對死魚原因展開調查。

看完這兩則新聞,

真是一個大寫的心塞……

希望有關部門能儘快解決這些問題,

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省心、安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411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