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問題是中國周邊外交的一個熱點——誰能想到,如此力挺「中國南海立場」的國家竟然是一直「痴迷」同中國競爭、對抗的印度。
印度外交展示出巨大的靈活性,它在中美俄日等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占盡好處。4月18日,中俄印三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十四次會晤後,發布聯合公報,俄印兩國支持中國在南海的訴求。
根據昨日發布的聯合公報,圍繞南海問題,俄羅斯、印度承諾維護基於國際法原則的海洋法律秩序,認為所有相關爭議應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議解決。
中俄印外長會晤
中國堅持南海問題應當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協議解決,而美國堅持將南海問題國際化。此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曾經明確表態,支持中國提出的南海解決方案,而印度是首次明確同意中國對南海的解決方案。
而就在上周,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剛到訪印度,有分析稱,這是卡特擔任防長不久以來二度訪印,且他取消了原定的北京之行。此舉恐怕表明,美國正毫不掩飾地針對中國,支持北京的潛在地緣戰略競爭對手之一。
美國防長卡特同印度防長帕里卡舉行談話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12日在與印度國防部長帕里卡爾宣布,美國和印度原則上同意共享軍事後勤基地。按照共識,印美兩國軍隊可在對方陸海空軍基地進行後勤補給、維修和休整。印度此舉被外界認為是參與美國遏制中國的行為。
同樣是上周,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拉希勒12日出席在瓜達爾舉辦的一場研討會時爆出消息,印度情報機構調查分析局正「積極」參與從事破壞巴基斯坦穩定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相關活動。眾所周知,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涉及中國460億美元投入,關係到中國重大戰略利益。
美國最近在大力推進將印度納入一個旨在遏制中國影響力的軍事和安全政策聯盟。卡特在印度表示,美印關係對21世紀的國際關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德國科學和政治基金會專家克里斯蒂安.華格納認為,「近兩年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政府與美國聯手,加強與中國的對立,比如發表關於南海的美印共同聲明。印度也與越南和菲律賓等與中國存在矛盾的東南亞國家進行合作。」
早在2014年時,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曾經與歐巴馬發布印美共同聲明,美印特別提及南海,並呼籲各方避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當時,有分析認為這是印度對中國傳遞訊號,印度態度被認為是支持美國提出的南海解決方案。
資料圖:歐巴馬與莫迪。
對於美國拋來的橄欖枝,印度也是有選擇的接受,不願出頭遏制來中國,一手拿棍子打中國一下,另一邊又趕緊跑過來,說軟話討要糖果吃。4月16日,印度國防部長帕里卡爾到達上海,對中國展開訪問;4月18日,中俄印外長第十四次會晤在莫斯科舉行,王毅與印度外長斯瓦拉傑將會面;4月20日至21日,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到訪北京,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見面,參加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9次會晤。
有分析人士認為,印方最近與中方高層頻繁互動是想表明,他們並非美國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的「排頭兵」。
而美國《防務新聞》稱,印度將會發現,在改善對華關係和增強自身安全利益之間保持平衡很難。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辛格表示,中國和印度都把經濟發展作為要務,傳統意義上的戰爭不是雙方的選擇。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特利斯表示,雙方都有良好的意願,但安全競爭的現實總是「闖入」雙方視野,揮之不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349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