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又逢國債危機 令安倍欲哭無淚的日本經濟只剩「空殼」?

Ctw| 2016-04-18| 檢舉

地震又逢國債危機 令安倍欲哭無淚的日本經濟只剩「空殼」?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而日本國債無近憂有遠慮,繼美國債務後,日本國債又掀起一場風波,據說日本國債數量太多多到全日本不吃飯干兩年活都還不完,這是真的嗎?

日本並不是像美國那種第三產業過於強大的國家。它仍然保留有相當規模的製造業,而且水平較高,短期內沒有被中國產業升級擠垮的危險,所以其經濟基本面還是比較好的。日本的第三產業占GDP的比例比美國還高,美國是70%左右,日本是近80%。

日本究竟怎麼償還這些債務?

日本國債都是他們自己老百姓買去了,跟世界其他國家沒關。 義大利的債務里大多數也是內債,可是義大利什麼下場,它很可能就是下一個希臘或者下下一個希臘,現在歐洲因為希臘,義大利這些國家,急著找中國借錢來解決債務危機。哪個國家的債務都是內債為主,即使是美國,其70%多的國債也是美國內部機構和個人擁有。

日本國債,其實就借老百姓的錢去給美國補血,那麼日本肯定買了很多美國國債。因為這是一條輸血管道。而日本通縮,則是開流節源:一邊是高匯率扼殺自己產業競爭力,消減自己的實力;一邊維持自己的高消費。一邊借老百姓的錢來討好美帝,其實是坐吃山空,寅食卯糧。外表看著風光,內里已經汲岌可危。

日本國債的風險,要遠遠超過美國國債!

日本債務已超GDP總量200%,日本平均每人負擔721.6萬日元超過義大利128%和美國的103.6%,在已開發國家中高居首位。日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很低,有時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以後,日本的經濟增長率會越來越低,將來,日本的債務只會越來越高不會越來越低。而且,日本還是最有可能被剪羊毛的國家。

日本的債務很高,問題卻不大,印錢就能解決。日本貨幣比不過美國,因此印出來的錢基本在其國內流通,會推高通脹。為了減少通脹,所有的國家都不是簡單採用印錢的方法,而是用發行債券,到社會募集的方法,這就是借錢。如果債券時間到了,而政府還不出,政府可以採用增加債券量募集資金,也可以直接印錢,債就還了。 當然會推高通脹,可適度通脹有利於市場的繁榮。需要控制好。日本是美國養的一隻羊,是為了給美國補血的觀點出發。國外投資者持有的日本國債,占日本國債的9.1%,日本央行持有11.1%。其它的都是日本企業或個人所有。

日本目前能支撐住的是海外的資產吸血,但日本現在的外貿呈現逆差,日元匯率貶值,同時國內通貨膨脹,這是經濟硬著陸的現象,倒霉的依舊是日本中資階層和窮人。

日本債務已超GDP總量200%,日本平均每人負擔721.6萬日元超過義大利128%和美國的103.6%,在已開發國家中高居首位。美國的債務占GDP103.6%

日本人自己購買國債為防老

日本儲蓄率非常高,大部分日本人由於銀行存款利率非常低,幾乎為零。投資國債成為不二選擇。大部分日本人購買國債是為養老準備的,等退休後,退休金無法滿足生活要求,慢慢的賣出國債維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所以日本國債數字上看很危險,但實際上要安全的多。但由於日本國債總量已經達到其GDP的200%以上,每年日本財政收入的很大部分用於支付利息,比如2012財年,日本財政收入40萬億日元,25萬億要用於支付利息。所以這次日元貶值,有稀釋日本國債的巨大嫌疑。現在日元貶值30%,其國債也相當與稀釋了30%,隨著日元繼續貶值,達到100%後,日本國債也就相當與減少到與GDP等值的,也就是說變相的減少50%的國債。

日元貶值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企業的出口,提高通脹,以激活經濟。但是多年來日本的產業外遷很厲害,國內製造業已經空洞化,沒有多少東西可以出口,所以自從日元瘋狂貶值以來出口的增長並不明顯,比如4月份的出口僅增長了3.8%,微乎其微;而另一方面,由於日元大幅貶值,石油、煤炭、礦石、糧食等資源性產品的進口價格大漲,導致該月份貿易逆差,創下07年以來的最高峰。日本歷來是順差國,現在變成了常年的逆差國,所以天心認為風險也是不小的。

本人專注追蹤市場動態、直擊全球熱點、解讀行情走勢、剖析突發事件,對原油、瀝青、銅、白銀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本人交流微信:wy74053,獲取更多投資實時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指導。

宏觀經濟 國外宏觀 銀行 日本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299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