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6日消息,從14日晚間至16日凌晨接連發生的兩次大地震,到目前已致熊本縣內41人喪生。
與此同時,地震導致的受傷人員已累計近千人,其中重傷者190人。目前熊本縣的在外避難者仍有近10萬人。
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新華社及台灣中國時報網站消息,熊本地震從4月14日的前震,到4月16日的本震,一直接連不斷的震。日本著名私立大學立命 館大學歷史都市防災研究所教授高橋學在媒體發文警告,熊本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若發生巨大海溝型地震也可能危及台灣、沖繩、西日本和東日本的 一部分。
日本自衛隊在當地進行救災
日本南海海溝從靜岡縣駿河灣延伸到四國、九州近海。2013年10月,日本大阪府曾宣布,如果南海海溝發生巨大地震後導致海嘯,大阪府轄區內最大將有13萬人死亡。
日本名古屋大學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岡耕春本月5日曾警告說稱,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會發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絕對需要應對之策。
研究已知,以日本東海地區以西的太平洋沿岸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為止反覆發生,最後一次是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
日本氣象廳在此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不能確定是否還會發生同等或更大地震,因此要求當地居民提高警惕,注重人身安全。而更令人擔心的是,九州今晚(4月16日)將迎來降雨,可能伴隨大風,不排除引發次生災害。
來自東京大學的專家分析稱,作為內陸型的由活斷層引起的地震,4月16日凌晨的地震規模非常大,且容易引發周邊地區的地震。由此可見,地震威脅還遠遠沒有結束。
地震發生後,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領事人員一直努力與當地官方和華僑華人、留學生組織保持聯繫,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有中國公民在此次地震中傷亡的情況。
在地處阿蘇山區的一間溫泉旅館「清風莊」,有一個20人組成的中國旅遊團被困,他們已於16日晚些時候被直升機救出。因地震被困當地的一批中國旅遊散客也已被妥善安排,藉助租車轉經福岡市離開。
地震還引發山體滑坡。熊本縣南阿蘇村發生嚴重山體滑坡,多所居民住宅被毀。專家擔憂的,還在於這連續兩次強震皆發生在熊本縣境內的著名活火山阿蘇山附近。而當天上午阿蘇山的中嶽第一火口,已經發生了小規模的噴火。
強震致熊本全市停電 大橋崩塌阻礙救援
熊本市在地震發生後,全市出現停電。在14日夜裡發生的7級地震中,也曾發生長時間停電,在15日下午,好不容易修復了線路恢復供電,但是16日凌晨因再度遭到地震襲擊而停電。
熊本南阿蘇村因地震出現大規模塌方,日本歷史文化遺蹟「熊本城」塌方,山體大面積垮塌,橫跨黑川溪谷的阿蘇大橋也崩塌,連接熊本市和阿蘇地區的主要交通道路已經不通。分析指出,交通網斷裂可能阻礙救援活動。
九州島鐵路公司(JR九州島)當地線路的多個區間車16日從早班車開始停運。在16日凌晨發生的餘震中,行駛在熊本縣和大分縣之間的一列列車在阿蘇市內出軌,列車是結束末班車的駕駛,空載回車庫時遭遇強震。
熊本機場航站樓16日全天封閉,各航空公司已經確定停飛所有該機場航班。管制塔部分受損,空管人員疏散至另外的房間,仍在繼續使用緊急設備對自衛隊直升機等實施應對災害的空管業務。熊本機場以外的機場未有損失。
據日本電視台報道,在地震發生後約6個小時的15日凌晨,當地救援人員在倒塌的房屋中解救出一名出生僅8個月的嬰兒。
日本將投入2萬自衛隊救災
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的芮氏7.3級地震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規模,能量是14日發生的芮氏6.5級(最大震度7)地震的約16倍。氣象廳呼籲今後一周左右警惕最大震度6弱(日本標準)的餘震等。
鑒於兩次強震導致災情擴大,日本政府16日決定增派逾2萬名自衛隊隊員和警察等實施救災與搶修。
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表示,到17日為止,將投入2萬名自衛隊隊員到現場救災。這一人數是日本自衛隊總人數的近十分之一。他還下達指示,要求防衛省和自衛隊討論接納美軍支援救災。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總部會議上指出「災情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他還下達指示,要求從倒塌房屋中營救受困人士,確保避難場所,提供物資和醫療救助,力爭萬無一失。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16日發布消息稱,鑒於目前熊本地區的情況並從安全考慮,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日本九州島地區,暫緩前往熊本縣。提醒有效期至2016年5月16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