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公司日前成功開發出一款名為「Ocumetic」的仿生鏡片。只需以注射的方式注入眼睛,大約10秒後,這種眼鏡就會自動在眼球中展開,原先不良的視力不但能夠被矯正,還能比1.0的視力更好。不過,該鏡片只適用於25週歲以上成人,該項技術正在取得國家政府的認可,最快2017年問世。
翻拍微頭條下同
不用打麻藥,10秒鐘糾正!
為了研發這種仿生鏡片,這家公司花費8年時間,耗資大約300萬元。這種仿生鏡片實際上就是一種人造的晶狀體,移植方法也很簡單,類似白內障手術。只需要大約8分鐘,病人的視力即可矯正。
「Ocumetics仿生隱形眼鏡」實際上就像墨西哥卷餅(Taco)那樣摺疊著,可以使用充滿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注入眼睛。大約10秒後,這種眼鏡就會自動在眼球中展開,你的視力立即就會被糾正過來。並且這是一種門診手術,根本不需要打麻藥或住院。
視力永久保持5.4,還不會患上白內障!
據稱,植入這種鏡片後,不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眼睛如何老化,都會保持完好的視力。也就是說,就算你活到100歲,你的視力還是保持5.4不變。目前使用者安裝仿生鏡片後,不但能矯正視力,視力還會比普通人還要好很多。韋伯說,仿生鏡片的技術非常安全,不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同時也不會有閃光或是夜盲的問題,但僅限年齡超過25歲以上的成年人使用,因為超過這年紀的人眼睛結構才是完全成熟的。
目前研究者已經於4月在權威眼科醫師會議上向大家公開了這門頂尖技術,在加拿大及其他國家政府認可仿生鏡片的技術前,將會先進行動物實驗,再對視力不佳的病患進行測試,最快將在2017年正式出現在市面上。
目前最流行的雷射治療近視手術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如果這種仿生鏡真的成功,又將是一件顛覆性的發明。
近視眼是眼球前後徑太長,遠方的東西成像在網膜的前面,焦距不對,於是看不清楚遠方的景物。
眼睛可以比擬成一台照相機:角膜和水晶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部份,而網膜則是感光的底片。
造成近視的原因,後天環境因素和遺傳都有關係:父母都高度近視,孩子近視的機會也比較大;而近距離的工作,像讀書、看電視、打電動玩具及狹小的居住環境,更是造成近視的原因。
假性近視是由於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睫狀肌痙攣,水晶體折光力變大,將焦距移至網膜之前,遠方的東西看不清楚。光學上來說,似乎成為近視的狀態,但不是眼球變長的真近視。
一般小朋友的近視,真近視和假性近視的成份都有。醫師檢查,使用散瞳劑(睫狀肌麻痺劑)之後測量得到的部份才是真近視,眼鏡也必需依照真近視的部份來配戴。
預防近視,一般點用散瞳劑(睫狀肌麻痺劑)。短效的散瞳劑,每天晚上睡前點一次。如果使用長效的散瞳劑,小朋友白天瞳孔也散大,有畏光的情形;同時因為睫狀肌無法調節焦距,必需配戴雙光眼鏡才能同時看黑板又能讀書。但是長效的散瞳劑在預防近視這一點上,確實比較有效。
幼兒大部份有些遠視眼,隨著年齡長大,眼球逐漸變長而變成近視眼,除了點散瞳劑外,應該避免躺著看書,避免長時間近距離工作,下課應到操場上去玩,假日應多到郊外看山看水。
假性近視的部份可以用藥物或其他方法將睫狀肌放鬆而治好。眼球變長的真近視,目前還沒有方法治療使其恢復,我們因此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戴適當度數的眼鏡並不會使近視加深的速度更快。小朋友近視一百五十度到兩百度以上,看黑板不清楚或必需瞇著眼睛看黑板時,就應該配戴眼鏡。家長不應該對眼鏡有排斥感,或害怕度數越戴越深而影響小朋友上課學習。
三百度以下的眼鏡,只有在上課、看電視、看電影、看遠處不清楚的時候才戴上。讀書、寫作業並不需要戴眼鏡。三百度以上則必須隨時都戴眼鏡了。
有些小朋友近視度數加深的非常快,可以嘗試每天點用一次青光眼藥物將眼壓降低。因為近視眼是眼球前後徑變長,點藥將眼球壓力降低,可能可以抑制近視眼的繼續惡化。
近視眼不只是焦距不準確的問題。近視的眼睛,網膜比較薄,玻璃體比較液化,容易有飛蚊症。更嚴重的併發症則有網膜變性,黃斑出血和網膜剝離等等。
近視開刀,是在角膜上作放射狀切割,使角膜折光力減小,焦點向後移到網膜上,就看的清楚而不需要戴眼鏡了。這是在光學上將焦距調整,至於變長的眼球和網膜的病變都仍然存在,仍然必須留意並作定期檢查。
雷射治療近視是以雷射將角膜切平一些,原理和近視開刀類似,國內許多醫院已經開始使用。目前衛生署規定必需20歲以上,眼球發育定型、近視不再加深之後才可以做。
以一系列硬式隱形型眼鏡做角膜壓平術,原理和近視開刀及雷射相似,但需要多次療程,且度數不易穩定。長期來說,是否可以抑制眼球延長、預防近視加深則無定論。
白內障
白內障是種眼睛晶狀體發生混濁的疾病,是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內障的流行情況各地區有很大的差異,中醫又稱「青盲」。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白內障的發病率逐漸提高。
晶狀體的混濁位置可以在皮質、核、前囊或者後囊等處。晶狀體的混濁不一定影響視力。出現在視軸上的混濁對視力的影響較大,例如後囊下的混濁,由於其處於眼球這個光學系統的節點處,所以即使是較小的混濁也對視力有較大的影響。
典型的白內障的臨床表現是漸進性視力下降,由於晶狀體的密度變化,還可能伴有近視度數加深,單眼復視(單眼看東西時出現多個物像)等症狀。一般不伴有眼紅眼痛。目前雖然有許多藥物,但尚無藥物可以使白內障的進程逆轉。所以真正可以使患者視力恢復的治療仍是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是為了去除已經混濁的晶狀體,並植入人工晶狀體以提高患者的視力。以前由於手術技術的限制,皮質型白內障的手術需要到成熟期才可以進行,此時患者基本上已經沒有視力。目前白內障手術的技術已經突破此限制,其適應症大大放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148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