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諾比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台機組。1986年4月26日,在進行一項實驗時,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當場死亡50多人,緊急疏散12萬人。
此次事故造成8噸多強輻射物泄漏,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災難。
烏克蘭政府已永遠關閉該電站,成百個村鎮人去屋空。
烏克蘭被遺棄的禁區成了盜賊的樂園和野馬的天堂,所有珍貴物品均被盜走,也因此將污染擴散到區外。核電站近7公里內的松樹、雲杉凋萎,1000公頃森林逐漸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區」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兒童甲狀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劇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體農莊,20%的小豬生下來也發現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稱為「車諾比綜合症」。 土地、水源被嚴重污染,成千上萬的人被迫離開家園。車諾比成了荒涼的不毛之地。專家們說,車諾比事故的後果將延續一百年。
30年前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當場死亡50多人,緊急疏散12萬人。
為了防止核電站泄漏,世界上最大的移動建築——重2萬噸的拱型結構「新安全圍阻體」即將完工。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將於今年年底安裝完
禁區里的野狼。
禁區之內,清理工作仍在繼續。
圖片來源:新華社
被廢棄之前的普利皮亞特廣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車諾比第四機組的防護罩。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新安全圍阻體」正在建設。
圖片來源:新華社
處理核廢物工廠。
處理核廢物的罐子。
建設中的核燃料倉庫。
圖片來源:新華社
人們祭奠在車諾比核事故中去世的消防員和工作人員。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蘇聯冷戰時期飛彈探測雷達裝置。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房屋。
圖片來源:新華社
工作人員探測馬身上的放射量。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周邊的小村。
圖片來源:新華
廢棄的房屋。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廢棄的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廢棄的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前蘇聯的鐮刀錘子。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廢棄的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廢棄的遊樂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廢棄的文化中心大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書籍衣物。
廢棄的公交站。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里的駝鹿。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遊樂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遊樂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廢棄的游泳池。
圖片來源:新華社
車諾比第二反應堆控制室。
圖片來源:新華社
車諾比第四反應堆外的輻射量,還算安全。
圖片來源:新華社
禁區內的猞猁。
圖片來源:新華社
左邊是第四反應堆舊的防護罩,右邊是正在建設的新防護體「新安全圍阻體」。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新安全圍阻體」正在施工。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058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