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國身邊布置反導系統:解放軍亮出殺手鐧專門直接弄瞎對方

中國空軍現役主戰裝備之中,有「飛豹」之稱的殲轟-7的名氣不大,人們更喜歡談論殲10,殲11.不過它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型,我軍主力攻擊機。

飛豹名氣不大,其實是人們認識上的誤區,往往以戰鬥機的標準來評價它,把它與殲10,殲11等機型比較,忽視了它的真正身份:攻擊機,專門拆房毀物。

飛豹的特點就是便宜,可靠,適用。純國產飛機價格自然也非常便宜,又裝備多年,積累了豐富地使用、維護經驗,自然可靠性已非常高。它做為攻擊機,其適用性自然不是其它機型難以比及的。

目 前已推出多用途的殲16,綜合性能比 飛豹更強,有希望成為它的代替機,不過飛豹也在繼續改進,特別是航電方面,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案。至於修改氣動,做結構改進則失去了吸引力,主要是效費比 不高。最近新聞報道中,出現了飛豹最新型號的身影,仔細研究一下,不難發現它是一種電子戰型。

現代戰爭中,電子戰為主要的作戰方式之一,電子戰飛機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主角。電子戰飛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壓制對方的電子系統,主要為雷達系統,特別是防空制導雷達。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偵察定位,其次就是進行干擾,最高為進行硬殺傷,也就是使用反輻射飛彈,將目標摧毀掉。

專門執行硬殺傷的電子戰飛機才是真正的電子戰機,它由攻擊機改裝升級而成,絕對是尖端的航空裝備,全世現役型號加一起也幾種,數量也不少,作用卻非常大。歷次作戰行動中,它有效壓制對方的防空網,讓預警雷達無法使用,制導雷達失效,通訊指揮系統中斷等等。

中國對於電子戰飛機的研製相當早,但電子戰機卻一直是空白,主要是缺少合適的平台。飛豹的特點顯然很適合於擔任這一工作,早在數年前,即有消息傳來,中國正在開發飛豹的電子戰型號,後來有網友將其稱為「咆哮豹」,與美軍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對應。

不久前,中國媒體公開了「咆哮豹」的畫面,證明該型戰機已服役。從外表看,它的外形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是加掛了電子戰吊艙。

飛 豹本身為平台,負責管理與控制,主要工作由電子戰吊艙來完成。電子技術升級太快,直接對戰機本身進行改裝得不償失,不如經過不斷升級或更換吊艙來滿足需 要。電子戰吊艙的主要功能為對目標進行偵察與搜索,一方面,實施軟殺傷,也就進行電子干擾,另一方面就是為硬殺傷攻擊提供支援。

硬殺傷工作則由機載武器系統來完成,其中最有效的當屬於反輻射飛彈,這一飛彈技術早已為中國掌握,許多型號的飛彈都具備這一功能,只是變換一下制導系統,許多飛彈都可以變成。反輻射飛彈

如今,我們是載機平台有了,電子戰吊艙有了,反輻射飛彈有了,實施電子戰軟硬殺傷的條件齊全,今後我們的空中行動也可以有電子戰機編入作戰編隊了!

咆哮豹並非我軍的唯一一種電子戰機,另一種為殲16戰機,它可是從研製之初,即將實施電子戰列為首要目標之一。

美國試圖在中國周邊地區布置反導系統,以求達成戰略優勢,如今解放軍亮出了克制反導系統的一大式招數,使用電子戰機對其雷達系統進行硬殺傷,雷達系統相當於反導系統的眼晴,直接毀滅就等直接弄瞎對方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965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