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艦非常普通,卻兼有中俄兩國裝備
這款輕型護衛艦(實際上更像大型飛彈艇)被稱為Djebel Chenoua級,翻譯過來就是查努亞山級,名字略為怪異,是阿爾及利亞海軍的一種戰艦。該艦上有種我們很熟悉的裝備,在艦艇的尾部。
查努亞山級的側視圖。該艦是由阿爾及利亞自行設計和建造的。
大家不用猜啦,查努亞山級輕型護衛艦尾部裝的,正是我國出口的C-802型反艦飛彈。該型反艦飛彈比較受第三世界國家歡迎,總共有10多個國家使用了這種飛彈。
艦首的火炮,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AK-176型76毫米主炮,俄羅斯貨。我國自行研製的76毫米主炮,和它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AK-176型主炮的側後方視圖。該火炮的性能還不錯,要不然,我國怎麼會放棄從法國引進的100炮,轉而使用它的國產化型號呢。
該級艦滿載排水量為550噸,剛好跨過艦和艇的邊界線。實際上將它稱作輕型護衛艦,有點拔高了。
總共建造3條,第一條是在1985年建造的,第二條的建造時間是1990年,第三條是在2000年建造的。
目前,3條船都在服役。由於配備了C-802型反艦飛彈,主要用作反艦作戰,當然也會偶爾客串下搜救和偵察等角色。
尾部視角。可以看到該型艦總哦那個配備有4枚C-802型反艦飛彈。
第一條船舷號為351,已經服役30多年了,但阿爾及利亞海軍仍然捨不得讓它退役,最重要的是它具備的反艦能力。
眼尖的朋友,還可以看到另一件熟悉的裝備,即AK-630型近防炮。
停靠在港口旁邊的阿爾及利亞海軍戰艦群
船很小,和那些千噸級乃至萬噸的巨艦沒辦法比,干舷也很低。
正在站坡的艦員。在海軍中,站坡是規格很高的一種禮儀。
港口中的小船兒
來張正臉照,353號艦是阿爾及利亞建造的最後一艘艦。三條艦的舷號分別為351、352和353。
最後再來看看我國出口的武器,顯得格外親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931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