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中國秘密部隊登上釣島 日本徹底完了。

最近一段時間,南海的複雜局勢似乎沖淡了瀰漫在東海的緊張空氣,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與日本圍繞在以釣魚島為核心的海洋領土爭端暫時平息,實際上,日本方面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加強戰備,以中國為目標演練海上衝突作戰。

據美國3月17日報道,日本正在擴大其在有爭議的釣魚島海域的監控網絡,預計將在3月28日啟用一座新的雷達觀測站。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武官山本政志表示,這片海域是一個權力真空區。

中國釣魚島

考慮到朝鮮的活動,以及中國頻繁「入侵」這片海域,日本認為需要加強情報搜集能力以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

山本政志表示,中國船只有時會進入到釣魚島12海里領海線內,經常會進入200海里附屬經濟區海域。中國海警船接連不斷的進入到釣魚島附近海域,日本認為,中國方面正在試探日本的底線。

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

日本武官稱,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海軍或海警力量已在釣魚島登陸。但是「中國漁民」已經登上了釣魚島。文章稱,山本提及的「中國漁民」實際上是中國的民兵組織,通常「假扮」成船員或漁民。

文章稱,日本新建的雷達觀測站位於與那國島,該島距離釣魚島和台灣島大約150公里,該雷達站和傳感器將把日本的觀測網絡擴展至約300公里,範圍覆蓋從九州島到沖繩宮古島的廣大地區。

山本政志稱,目前日方還沒有向釣魚島派遣軍隊的計劃。他表示,如果日本將部隊部署到釣魚島,將加劇緊張局勢,但日方不想升級局勢,與那國島有1800名居民,在那裡日方可以觀測到釣魚島。

山本稱,該觀測網絡是2013年日方批准的旨在應對緊張局勢加劇時的計劃第一步。第二階段,日方將部署一個快速反應步兵 團,包括一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連,一個裝備了新型機動戰車的機械化連。第三階段會在敵軍奪取島礁的時候被激活,屆時日本海軍將運送一個兩棲作戰旅奪回被 占的島嶼。

對於日本方面指責中國船隻「入侵」釣魚島海域以及加強軍備應對「突發事件」的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早已嚴正表態:中方有權在釣魚島領海正常航行和開展巡邏活動。我們奉勸日方不要採取任何挑釁或導致事態升級的行動。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日本海上自衛隊

對於日方炒作中國漁民赴釣魚島附近海域捕撈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其周邊海域是中方管轄海域,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漁場。中國漁船到上述海域捕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新年伊始,日本就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中國叫板!「如果中國軍艦再侵入尖閣列島(中國釣魚島),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採取海上警備行動」成為12日日本媒體的頭版頭條。

中國海警船

報道稱,日本政府已確定新方針,如果中國軍艦膽敢「侵入」釣魚島海域12海里以內,日本將基於國際法不承認「無害通航」,並出動海上自衛隊軍艦,迫使中國軍艦立刻退出相關海域。

當天,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公開證實正在考慮使用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來應對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海域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 日本所副所長高洪12日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稱,「釣魚島自古是中國領土,釣魚島周邊領海是中國領海,所謂中國船隻『有害'或『無害'通航的問題,是偽命 題。」

「日本如果派自衛隊,中國就該派海軍」,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邢恩碩12日對媒體說,目前雙方在釣魚島附近活動的都是執法力量,如果日本升級到自衛隊層級,「那我們也理應升級,用同樣手段反制」。

由於中日兩國政府在釣魚島主權歸屬問題上的對立導致兩國關係緊張,而中日兩國軍機在釣魚島及其鄰近東海海域上方空域的高速飛行活動,尤其是危險接近行為則極有可能成為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的導火索。

在這一背景下,由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與日本笹川和平財團舉辦的「中日民間東海空域安全對話報告發布機研討 會」3月10日在北京舉行。與會的中方代表包括來自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及軍方專家學者,日方代表包括日本笹川和平財團羽生次郎會長、原航空自衛 隊航空支援集團司令員永岩俊道、大阪大學大學院教授真山全。雙方代表針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危機管控機制的建立及中日東海空域安全行為規範等問題進行了 研討。

釣魚島中日對峙圖

據對話活動中方發起者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教授介紹,基於對軍用航空器在東海空域危險接近所帶 來的潛在危險的共同認識,中心同笹川和平財團於2014年10月開啟了「中日東海空域安全對話」。一年來雙方先後四次組織中日學者和退役軍隊將領以私人身 份商討確保東海空域安全的措施,以期實現維持中日兩國關係和穩定東亞地區安全形勢的目的。

不論是安倍晉三還是小泉純一郎時期,中日關係都曾極度緊張。

對話不涉及中日兩國政府對特定島嶼主權主張的正當性問題,而以如何降低在該島嶼附近空域出現意外事件及事故的相關實際性、技術性問題為中心展開專業性探討。

日方發起人羽生次郎會長介紹了雙方發起對話的一些背景。在此之前,雙方曾成功地進行了「中日民間東海海域安全對話」,而 從2014年開始,中日在東海上空空域發生軍機相互接近事件的頻率越來越高,朱鋒先生主動提出可以將海域安全對話的經驗擴展到東海上空空域的對話。最初因 為沒有什麼先例,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態度並不積極,所以我們很困難。但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日中專家相互協助,促成兩國法務部門之間建立了信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894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