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已服役的消息已經得到證實,不必要再懷疑,中國人以中國速度完成了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發工作,這事可喜可祝!
如今的問題不再是運20的性能如何,而是產量問題。曾經有人估計過,中國對大型軍用運輸機的需求,最起碼的數量是300架以上,所以交付的每一架運20都是寶貴的,期待它的生產速度能夠再給大家一個驚喜。
目前我軍可用的大型運輸機確實太少了,伊爾76也不過二十幾架,以及幾架伊爾78,這樣的規模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否則近年也不會採購二手的伊爾76,這顯然是沒有辦法,只能買一批應急。
我們對於大型軍用運輸機的需求主要是滿足戰略投送的需要,運7、運8無論是載重量,還是航程都無法滿足戰略級別的需要,只能滿足於戰術投送的需要。至於說使用民用運輸機,那根本滿足不了軍用運輸的需求。
軍用與民用航空運輸的區別非常大,比如:軍用運輸機的主要功能之一,空投人員與裝備,這一點民用飛機辦不到。既便運送物資,民用運輸機也存在不少缺陷,許多軍用裝備很難用普通的民用人來運送,軍用運輸機將往往考慮了相關的需求,運送起來非常的方便。
軍用運輸機的設計很多,不僅對於機體承受能力高,對起降條件的要求更高,著陸與起飛滑跑距離要短,要能適應較差的跑道條件。民用飛機的設計中,根本沒有如此苛求的要求,這在成本上無法接受。
別看有民用客機改為軍機的例子,其實都是重新設計,修改的地方非常多,真不是隨便改一改就行,否則成本也不會上升了那麼多。有關C919客機改軍用的想法,看著容易,其實難度等於重新設計一次,成本上是否合算成問題。
運20滿足了苛刻的條件,一,它的航程非常大,航程約8千公里,足以進行洲際飛行;二,載重能力強,超過60噸,貨艙的尺寸也不小,我軍現役裝備絕大多數都可以運送;三,可以在野戰機場起降!
細論來,運20是繼美製C17之後,第二種可以兼居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的大型運輸機。具體一點,它不僅能進行戰略輸送,更可以將部隊直接送到前方,必要時也可以執行空投等戰術任務。
這一能力完全建立於它可以在野戰機場著陸與起飛的性能基礎之上,否則只能在高標準地大型正規機場著陸,失去戰術輸送的能力。這得益於運20與C17一樣也在機體結構與起落架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機體結構能適得了野戰機場的條件,其次是起落架能承受著陸時的衝擊力,不僅要有超高性能的輪胎,起落架本身的抗衝擊能力也非常強。別看這一技術說著簡單,原理屬於常識級別,設計也不難,真正難點在如何造出來,非常考驗製造技術的能力,美國人費了很大勁才實現的,至於俄羅斯至今面臨著「搞懂原理卻造不來」的局面。
總之,運20的服役將實現我軍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夢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857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