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製造的航空母艦正在緊張的施工中,在今年內極有可能下水進行舾裝工作。根據中國軍事專家的相關分析,中國最新的航空母艦因為得益於中國具備的完整航母工業體系,使得中國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得到成倍的提升。
航 空母艦作為一種國家力量象徵的具體承載產品,寄託了國人的夢想與諸多希寄。目前中國已經入役的一艘「遼寧號」訓練艦,所採用的母體是蘇聯時代製造的「瓦良 格」號自主翻修的。但是由於蘇式滑躍起飛模式的載機巡洋艦的發展思路,使得遼寧艦在設計上存在很多跟現代戰場要求並不相符的地方。所以大家更期待在我們完 全自己製造的第一艘完全國產的航空母艦上所有改觀,如果要是能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艘新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或比「遼寧艦」提升超過一倍還餘地。
現在全世界只有4個國家具備甲板鋼材的生產能力,美、俄、發、中四個國家,航空母艦甲板的鋼材那是絕對不能出口的重要戰略物資。製造一艘滿載10萬噸的航母,甲板的鋼材就要在8000-9000噸左右。你想要優化甲板面積,就要自行鋪設航母甲板鋼材,刷耐腐蝕圖層等等這些作業,這些技術印度只能等俄羅斯人來指導做,但是中國在遼寧艦的翻建時已經攻克了相關難題,所以印度人對中國的這項突破非常眼紅。現在只需要基於遼寧艦實操經驗,更好的修改甲板設計。在新航母能承載24架約2個中隊的殲-15艦載戰鬥機後,戰鬥力將會遠比現在最大起降在1個艦載機實驗性訓練艦「遼寧艦」至少1倍以上。
要 製造航母鋼材的難度,以前小編曾經寫過類似文章,不在贅述。但是那只是建造航空母艦用鋼材,航空母艦上要求高的鋼材就是甲板用鋼材。甲板用鋼材需要承受輕 則10噸,重則30噸的艦載機起降巨大的衝擊力和高於一般應用的摩擦力,同時還要承受發動機高達上千度的火焰灼燒,需要具備耐高溫,不變形,相當的韌度, 抗氧化能力,以及在低溫條件下性能不變。而且甲板鋼材厚度不能太厚,還要儘可能大的單片面積,減少焊縫在高強度下崩裂的可能,還要考慮到一定的防彈性能。 其難度至高,已經令人咋舌。
在 玩航母的國家中,如果用幼兒園分班來評定,大班班長一定就是美國人,中班的班長原來是蘇聯人,現在有法國人到勉強擔當,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在中班馬上就要降 級為小班了,還有一個英國剛剛升中班還沒開始上課,中國和印度則是正在努力升中班的小班優秀學員。這樣區分後我們就知道自己距離先進水平至少還有2個層級 要追趕,要完成這2個層級,首當其衝就是要建造完全由我們自己的航空母艦,根據海軍軍事專家尹卓少將的證實的消息,中國正在建造中的一艘類似於「遼寧艦」 的新航母進度正在加速。印度現在自己造的航母進度比我們略快,不過印度是吃了俄羅斯送的催長激素-核心的航母鋼材,建造技術等等關鍵,還都是俄羅斯人的。 可能上中班問題不大,但是要想接著上大班,可能還得繼續吃激素-美國人也看準這一點,正要把自己的電磁彈射器技術「送」印度人。最終結果值得我們拭目以 待,這樣催出來的孩子究竟能有多強,還是外強中乾可能只有印度人自己知道。
中 國對航空母艦並不缺乏了解,我們從「墨爾本」號航母開始,陸陸續續全面接觸過6艘退役航母,對航空母艦的建造技術和設計優缺點有了自己的認識。尤其是在改 造蘇聯的「瓦良格」號的過程中,我們對蘇式重型載機巡洋艦的發展模式有了更新的看法,大量的空間被用來安裝到反艦飛彈,機庫的體積被明顯縮減,載機數量不 足;艦島體積遠大於美國的航空母艦,大量無關內容被放到了艦島里;同時飛行甲板布局缺乏優化,大批量起降艦載機時會出現衝突的現象。直接問題都是直接影響 航母未來戰鬥力的核心因素。
如 要要提升航空母艦最直接的戰鬥力,那就是從甲板和艦載機上著手,讓航母甲板面積更大,布局分布更合理,儘可能的縮小艦島設計。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遼寧 號上邊應用邊學習邊總結出來的。現在能夠應用到我們新航母上,還要拭目以待,但是不要低估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單從航母甲板鋼材這一件事上,中國人就證明了 自己的聰明才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8547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