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曝光一殺手鐧武器!中國雷達系統這次真的危險了

Alinna ...| 2017-07-07| 檢舉

美軍認識型電子戰飛機對抗中國雷達,解放軍必須以深度學習雷達反制

【利刃軍事第377期 文/季承】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月29日刊登一則文章,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指揮官阿拉蒂·普拉巴卡爾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新威脅與應對能力小組委員會的報告進行了解析,透露了新軍正在研發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電子戰飛機,用來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強大的雷達系統。

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把美軍未來的電子戰飛機稱作「認知電子戰」飛機,最鮮明的特點是運用了人工智慧技術,未來戰爭中能夠實時了解敵方的雷達正在做什麼,隨後立即創建一個新的干擾配置文件。這一整個感知、學習和適應過程連續不斷進行,原理與谷歌阿爾法狗在短短几年時間學會上千個棋譜成為職業9段棋手排名世界第四相差不多,以後,美軍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電子戰飛機,就能自治完成電子壓制和電子攻擊任務,而且表現要遠比目前的EA-18G出色。

更可怕的是,美軍F-22「猛禽」和F-35「閃電II」戰鬥機目前也具備了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安裝有一個敵方雷達信號和干擾配置文件的預置資料庫,這些數據存儲在一個威脅庫中,如果這些戰機遇到一種此前未曾遇到過的信號,那麼該系統就會將此威脅登記為未知,這意味著這些飛機容易受到此威脅影響。未來經過發展,F-35「閃電II」在判明這些威脅是來自中俄的雷達站時,就會自動發射「寶石路」進行摧毀。

美國空軍現役飛機執行任務時也裝載了一套干擾配置文件,能夠發射具體頻率和波形,用來干擾潛在作戰對手的雷達,同時極大提高飛機自身的防護能力。和平時期,五角大樓通常會部署一種信號情報飛機,例如RC-135V/W「鉚釘」電子偵察機,以收集新波形的數據,這些數據隨後被傳到實驗室進行分析整合,隨時融入到干擾配置文件資料庫中,因此具備了深度學習的功能。這些新的干擾配置文件隨後被納入F-22、F-35和F/A-18等戰鬥機的作戰飛行程序更新,保證美軍各軍種飛機始終具備應對中國新型雷達信號的能力。

隨著數字革命的不斷發展,雷達波形的改變也非常快,促使美軍的電子戰系統快速發展。比如,一種新波形能夠利用軟體微調很快創建,當前的過程令美軍很容易受到攻擊,但是深度學習技術讓美軍的系統修改對敵方雷達系統的認識也更加容易。目前,美國海軍EA-6B「徘徊者」和EA-18G「咆哮者」電子飛機能夠實時分析敵方波形,他們的特點是預置了機載威脅庫,電子戰軍官在飛機上對這些威脅進行人工判斷。電子戰軍官雖然能夠識別分析未知的敵方波形,也能根據他們的經驗對這些波形實施干擾,但是人類的技能並不完美,深度學習AI用於自治作戰更加合適。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雷達系統也應該實施反制措施,研發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認知型雷達,如果發現自身信號被美軍電子戰飛機干擾,就會立刻改變頻段。由於這是一種帶有決策性質的主動改變,所以這種方式與以往的簡單跳頻不同,由人工智慧推進的「跳頻」勢必能力更加準確地抵禦美軍的電子攻擊,並更好地輔助作戰飛機等平台空中殲滅美軍電子戰飛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749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