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器質優價廉,為什麼市場份額有限,就那麼幾個國家買?

中國武器質優價廉,為什麼市場份額有限,就那麼幾個國家買?

前的世界軍火市場很有趣,有能力完整的提供整套武器系統的就那麼幾個國家,歐洲和美國製造的武器現代化程度高,技術先進,但價錢同樣高昂,沒點經濟實力的國家不敢問津,而且在對外出售武器的時候,還往往帶有政治條件,那些有錢卻不願受到政治制約的國家,往往也難以獲得歐美生產的先進裝備;俄羅斯生產的武器,儘管其性能相比歐美產品稍微遜色一籌,但也有其獨到之處,最主要的是,俄羅斯不挑,只要有錢,就可以獲得俄制裝備,不過,對如今的俄羅斯來說,試圖利用貸款或者易貨貿易的形式購買俄制武器十分困難,原因在於現在的俄羅斯經濟境況很差,急需硬通貨,概不賒欠;相對來說,中國生產的武器,與以往不一樣,不再是技術含量極低的老式蘇聯產品的仿製品,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同類裝備,或者說是獨一無二的產品,比如說中國對外出口的遠程火箭炮系統,不論射程、威力、精度還是多用途能力,都已經堪稱世界第一,而且中國在對外出售武器的時候,不僅沒有附加政治條件,還允許以多種方式交易。

但儘管如此,中國武器的市場占有額依然不能與美俄等國相比,購買中國武器的國家就那麼幾個傳統用戶,經濟能力有限,難以擴大銷售額,近日,斯德歌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報告稱,2011-2015年中國武器出口增長了88%。巴基斯坦仍是中國武器最大購買國(35%),其次是緬甸和孟加拉國。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依賴有限的幾個封閉市場是中國武器出口的傳統問題,目前問題依然存在。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相比其他國家的武器來說,中國生產的裝備雖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在某些領域,諸如發動機這樣的關鍵零部件還難以自產,比如裝備俄制發動機的JF-17「梟龍」戰鬥機和JF-20,也就是中國軍隊自用的殲-10戰鬥機,在對外出口的時候,除了性能的比較之外,其客戶往往也有俄制武器的選擇權,很明顯,俄羅斯會因為發動機的問題,向中國防務企業施加壓力,阻止其中標。

其次,雖然中國的低端武器,包括反坦克飛彈和肩射防空飛彈,廣泛的參與了世界各地的武裝衝突,並在實戰中表現出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複雜裝備卻很少擁有實戰經驗,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經過實戰經驗並取得良好效果的武器,總是能夠得到額外關注,比如F-16在多次戰爭中的良好表現,使得這款20世紀70年代的戰鬥機,在未來還可以繼續生產出售,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俄制米格-29在其所參與的歷次衝突中,幾乎是戰無不敗,極大地影響了其外銷,甚至連米格公司都被蘇霍伊所兼并。相比之下,缺少實戰檢驗的中國武器,客戶對其實戰效能和可靠性存在疑慮,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軍火買賣不同於其他正常的商業貿易,其政治意味極強,能夠反映出購買國與銷售國之間的政治關係緊密度,目前大量購買中國武器的幾個國家,諸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等國,在政治上對中國依存度較大,但其他國家與中國的政治關係就沒有這麼緊密了,其選擇的餘地很大,儘管中國武器售價便宜,但出於種種原因,其不僅可以購買性能良好的二手裝備,甚至可以獲得美國等國的軍事援助。

此外,中國在對外銷售武器上,還受到新興軍事工業國家,如韓國等國的強力競爭。如此看來,中國要想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不僅需要繼續提高其武器質量,還需要在銷售方式和政治關係上進一步下功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735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