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重返菲5個軍事基地 對南海拉出攻防兼備架勢

2016年3月18日,美國與菲律賓在年度戰略對話後發布聯合聲明,稱美軍獲准使用菲律賓5個軍事基地。美國防部負責南亞和東南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希爾萊特表示,協議是根據2014年美菲"加強國防合作協議"確定的,新協議允許美國在菲律賓修建軍事設施,輪流駐紮駐紮軍艦、飛機和部隊,執行人道主義援助和海上安全行動。

歷史上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長達百年的殖民統治給菲律賓留下了大量混血兒。但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噴發後,美軍迫不及待的關閉了克拉克和蘇比克灣軍事基地,徹底撤出菲律賓,不留一點兵力。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當年美軍走得如此決絕徹底,為何現在又要回來呢?

在戰略層面,1991年美軍撤出菲律賓時,蘇聯已經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衰退期,並且註定解體。而中國經濟、政治和經濟實力極其薄弱,剛剛經歷過重大政治事件,看起來毫無對外擴張能力。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為了享受和平紅利而大幅削減軍費,菲律賓這種地理位置並非十分重要的基地自然屬於下崗範疇。

當前中國綜合國力今非昔比,不僅穩固了國內秩序,更開始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首次戰略擴張,重新塑造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秩序。自2012年起,我國開始在南海地區擴建島嶼以來,南海主權鬥爭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菲律賓等國無力抵擋我國的大舉投入,美國只好親自出馬以穩固盟友心思、抵抗新建島嶼帶來的壓力。

另外2003年後,中國第二代核潛艇開始服役,目前已經確認有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在執行戰備值班任務。水下核力量是我國戰略核反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獵殺對方水下核力量則是冷戰時期美蘇海上對抗的核心,在"亞太再平衡"這一新冷戰政策下,秉承對抗思想的美海軍自然會將獵殺我國彈道飛彈核潛艇作為主要任務。由於我國核潛艇主要部署在海南省三亞基地,因此距離該地最近的菲律賓就成為美軍部署的重點。

從地理位置看,此次美軍獲准使用的有巴拉望島的安東尼奧·包蒂斯塔空軍基地,菲首都馬尼拉北面的巴薩空軍基地、呂宋島中部帕拉延市的馬格賽賽堡基地、南部棉蘭老島的倫維亞空軍基地,以及中部城市宿務的麥克坦·貝尼托·埃本空軍基地。從這些基地的位置上看,美國人試圖同時控制兩個主要方向,以完成上述兩項戰略任務。

包蒂斯塔空軍基地距離南沙中部只有500公里,部署在這裡的F-15、F-16等戰術飛機可以在南沙空域進行1-2小時的戰鬥巡邏,便於掌握地區制空權和制海權。如果南沙海域發生衝突,美軍依託該基地即可抵消我軍南沙新建機場的影響,恢復雙方力量平衡。

巴薩和馬格賽賽堡基地位於菲律賓北部,距離三亞約1100公里。對戰術戰鬥機而言,這樣遙遠的距離接近作戰半徑極限,需要進行空中加油才能有效活動。但對P-3C和P-8A陸基大型反潛巡邏機來說,這一距離既能保證基地不易遭到突襲,又能使其在任務區長時間巡邏。此前美軍監視三亞基地的P-8A從琉球機場起飛,需往返4000公里,部署在巴薩機場後可減少一半航程,從而使巡邏時間增加4小時,大幅減少了兵力需求。

倫維亞和埃本空軍基地位於菲律賓中部,距離南沙約1200公里,距離三亞約1800公里。由於距離遙遠,我軍航空兵難以對其進行打擊,因此可作為後方基地部署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等兵力,為南沙和三亞兩個方向的前進機場提供支援,同時作為美軍地區指揮部。

與冷戰時期不同,此次美軍採取輪流駐紮的方式在菲律賓部署部隊,即將不同部隊輪番部署到同一基地,但不支持其家屬到基地居住。冷戰時期,美軍連同家屬一起在海外基地部署的方式穩定了軍心,但也導致開支大幅上升。目前美軍正處于軍費縮減期,難以支持這一奢侈方案,但軍人又不同意脫離家屬長期進行海外部署,於是只好採取輪流駐紮方式,每個部隊在海外部署3-6個月後即可回國,使士兵與家人團聚。

綜上所述,經過近3年醞釀準備,美國軍事力量開始切實重返菲律賓,一開頭就拉開攻防兼備的架勢,我軍需要做好在南海長期面對美軍艦機的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734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