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付美在澳部署B-1B轟炸機很簡單 9種戰略武器能堪重用
近日,美國五角大樓、空軍的人士紛紛表示,美方正在商討在澳大利亞部署B-1B遠程轟炸機。面對美國人的高調,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以「不評論具體事項」為由,對美國人的言論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只是半推半就的稱「我們在這一地區進行的活動都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是為了確保各自的空軍能夠為了共同的國家利益進行緊密的合作。」
澳大利亞對於美國來說,是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立足點。而且這裡更靠近南海,在此處部署遠程轟戰機,一方面可以給美國的東南亞盟友「加油打氣」,一方面可以對中國進行戰略威懾。只不過美國人算盤打雖好,但是他們卻忘記一件事,他們用B-1B妄圖威懾的再也不是那個只能感慨「金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的虛弱中國,而是在空中、地下、太空建立了一整套防禦體系的崛起大國。一旦B-1B膽敢冒犯虎威,面臨的將是只「十萬橫磨之劍」,中國的北斗衛星將從太空將其鎖定,中國的先進戰機將會對其當頭棒喝,即便有漏網之魚面臨的將是紅旗/海紅旗系列飛彈的精確打擊。
雖然中國的防空體系極為強大,但是潞安通判認為最好的防守其實就是進攻。雖然中國承諾絕對不主動發動戰爭,但是絕對有能力不給對方發動第二波次進攻的能力。所以,面對美國在歐洲部署B-1B轟戰機,中國一方面要在政治上、外交上據理力爭,一方面也要做好軍事應對策略。而在軍事應對中除了做好國土防空工作,更要有拒敵於國門之外的能力。那麼面對美國人在澳大利亞部署B-1B的威脅,中國其實只需要練好「三種絕世武功」就可以輕鬆應對。
轟-6K「戰神」轟戰機最多可掛裝6枚「長劍10」巡航飛彈
第一種:斗轉星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姑蘇慕容家有一招絕技叫「斗轉星移」,其最大的特點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所以,用美國人的方式打擊美國,是最有效也是最讓美國人膽寒的方式。當然,這種絕技中國是有的,那就是「戰神」轟戰機,加裝「長劍10」巡航飛彈。
「戰神」又名轟-6K,是中國轟六型轟炸機的的最新改型,據稱在2011年5月消息稱正式裝備部隊。這型轟炸機很可能是改用了俄制D30-KP-2渦扇發動機,航程從6000多公里增加到了8000公里,作戰半徑則超過3500公里。同時,轟-6K的有效載荷達到12噸,其機翼下的六個外掛點將能攜帶遠程巡航飛彈。在解放軍的武器庫中,最適合轟-6K攜帶的是長劍-10巡航飛彈,這款射程達到2000公里的飛彈,據說戰鬥部500千克,作戰速度0.7-0.8馬赫,誤差約10米。加裝「長劍10」的轟-6K,從如果從中國大陸沿海的機場出發打擊距離為6000公里左右,似乎還不足以威脅到近萬公里外的澳大利亞。如今當中國加強了南海島礁建設後,這些島礁的機場的跑道長度可以確保中國所有軍用飛機的起降。雖然中國一直不願意將南海島礁的建設凸顯軍事用途,但是一旦國家受到威脅,那麼加裝「長劍10」巡航飛彈的「戰神」絕對會成為對抗外敵的第一線。
所以,美國人要想利用澳大利亞部署B-1轟炸機,那麼他們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會被納入中國轟六K的打擊範圍,這樣的威懾絕對可以稱得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東風-5洲際飛彈的發射瞬間
第二種,六脈神劍,「以氣走劍殺人於無形,堪稱劍中無敵。」
「六脈神劍」同樣出自與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作為大理段家的絕學,「以氣走劍殺人於無形」,堪稱劍中無敵。對於中國而言,反制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B-1轟炸機的最佳武器,無疑就是東風系列飛彈。面對遠在萬公里以外的澳大利亞,中國的東風系列飛彈就如同「六脈神劍」一樣各具特點,一旦使用將攻擊將綿延不絕,讓敵人毫無還手之力。
「關沖劍」東風5A飛彈:東風5A飛彈是中國第一代洲際彈道飛彈,射程超過1.2萬公里,據說能達到1.3萬公里,可以攜帶1枚重3200公斤300萬噸級當量的核彈頭,也在1986年進行過分飛彈頭試驗。只不過,東風5A飛彈被固定的發射井中,在現代戰爭中似乎顯得有些「古樸而拙滯」,但是誰有能否認其是中國核武庫中最有效的戰略威懾武器。
「中沖劍」東風5B飛彈:東風5B飛彈在2015年抗戰勝利日大閱兵中初露真容,這款是在東風5A基礎上改進的飛彈,除了最大射程已達1.5萬公里外,還可攜帶3~6枚分導式彈頭。雖然東風5B飛彈依然被固定在發射井中,但是在其「古樸」之風中,逐漸融入了「大開大闔,氣勢雄邁」的氣度。
東風31洲際飛彈是中國新型可機動的固體燃料洲際飛彈
「少沖劍」東風31飛彈:在1999年國慶大閱兵中亮相的東風31型飛彈,是中國首種遠程固體彈道飛彈,射程超過8000公里,可攜帶一枚500千克的核彈頭。相對於東風5洲際飛彈,東風31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尤其在機動性方面,更是東風5飛彈無法企及的優勢,將少沖劍的「輕靈迅速」展示的淋漓極致。
「少澤劍」東風31A飛彈:作為東風31的改型,東風31A的射程提高到了11200公里,並加裝了一系列突防措施。在央視的新聞聯播中也公開出現過,「有速誘餌」和「再入誘餌」等內容。有了這些技術作為保證,雖然東風31A只是單彈頭(也有資料稱,東風31A可攜帶至少三枚彈頭),但是其「忽來忽去,變化精微」也讓其他很多國家的所謂「反導體系」難有作為。
「少商劍」東風41飛彈:作為東風31的發展型,東風41飛彈依然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階段。但是通過各種報道,我們對這款飛彈的性能似乎可以一窺端倪。14,000公里射程,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將讓各國的反導體系弱不禁風。絕對是「劍路雄勁,頗有石破天驚,風雨大至之勢」的戰略重器。
「商陽劍」中國軍用鐵道飛彈系統:2007年2月14日,對於中國軍迷而言絕對是一個特殊的情人節。在中國東風飛彈家族中,軍用鐵道飛彈系統堪稱「巧妙靈活,難以捉摸」。在央視公開報道中,中國軍用鐵道飛彈系統由6-8節車廂組成,其核心是改進型東風31飛彈,射程超過10000公里,可搭載多枚15萬噸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將飛彈隱藏於鐵道列車之中,不僅提高了飛彈的生存機率,運輸過程中的運輸中平穩性也大大提高。
094型戰略核潛艇可攜帶「巨浪2」型潛射洲際飛彈對敵實施核打擊
第三種:袖箭,「威力奇大,防不勝防」
袖箭作為暗器,一般藏在袖中的特製箭匣中,除了在兩軍交戰白刃格鬥時使用外,還可作為武林人士的防身武器,一旦發射,「威力奇大,防不勝防。」
使用暗器,往往被所謂江湖中人所不屑,但是面對戰爭,尤其是核戰爭,二次核反擊能力就是必須的。所以,潛行與水中的核潛艇,就如同大國藏在袖中的「袖箭」。所以,隱形於水中,收斂殺氣的中國核潛艇,將對澳大利亞美國B-1B轟戰機基地形成巨大的威脅。比如加裝了「巨浪2」洲際彈道飛彈的094型戰略核潛艇,可以足不出戶覆蓋8000公里——14000公里以內的目標,而且「巨浪2」飛彈可以攜帶3-6個核彈頭更會成為很多反導體系的「夢魘」。當然,作為國家重要的二次核反擊武器,用於威懾或打擊美國在澳大利亞的B-1轟炸機基地,似乎有些大材小用,那麼加裝了對地巡航飛彈的093B攻擊核潛艇就成為最佳的「袖箭」。作為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的改進型,水下排水量據稱已達8000噸左右,自持力為80天,最大潛深400米。當然,這些卓越的性能讓093B核潛艇可以深藏於大海而不被人發現,其裝備的「長劍10」巡航飛彈,則讓它的打擊能力擴展到2500公里的地方。所以,一旦美國在澳大利亞部署B-1轟炸機,並有對中國不利的舉措,那麼在蔚藍的海中,是否會有093B核潛艇和它所攜帶的長劍10飛彈在枕戈待旦呢?
美國人在南海宣揚自由航行的軍艦被解放軍堵截了,B-1B轟戰機卻又要部署在澳大利亞了,很好!很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