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人開始走在全世界科技領域的另一個巔峰上,製造全世界飛的最快的飛行器這一頂尖領域極速前進中。當然目的肯定不是為了探索未知領域,而是對於東方新崛起的大國-中國正在發展自己的核計劃憂心不已,但是當時中國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很難採用人員偵察方式來對中國的相關領域進行探查。狡猾的美國人推出了自己的U-2高空偵察機來到了中國周邊,結果這些能飛到2萬米的高空飛賊們被新成立的中國地空飛彈部隊打的凌空開花。美國這麼一琢磨,不靠譜啊,得研發雙3(3萬米高空,3馬赫)飛行器遠離地空飛彈威脅保平安。於是有了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最初項目代號稱為A-12,但是為了迷糊敵人反而搞出了個SR-71的名頭。不過仍然是有人駕駛,飛躍他國始終會有一些不確定因素,追求極致技術的美國人開始搞無人化的雙3無人機-D-21偵察機。
D-21最初的代號為「標籤板」的項目:開發專門針對中國和蘇聯這樣擁有廣闊內陸領土國家的無人駕駛偵察機,專門前去核武器基地還有飛彈基地進行探查。D-21偵察機最初的升級計劃做成無人化的SR-71黑鳥偵察機,但是SR-71的複雜結構和高昂的造價,讓土豪一般的美國也望而卻步。在其基礎上修改進行了簡化,使用RJ43-MA-11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具備良好的高速性能,但是低速下無法工作,這可難不倒萬能的美國技術帝們,啥飛的快,讓黑鳥馱著它不就好了。讓黑鳥背著D-21偵察機升空,達到2馬赫後分離,啟動D-21上的發動機。這不就行了!但是想法是很好的,事實是很殘酷的。一架D-21在分離的時候,直接砸中了美國自己的A-12母機,彭的一聲美國人的造價高昂的母機就此化為灰塵,一名后座上的發射控制官也因此喪命。只能最終改由B-52H外掛發射這一大費周折的方式。
經過了16次發射實驗,總共失敗了10次,就這樣墜毀率高達6成的項目在中國核武器飛速發展的壓力下必須上陣了,但是進行了4次對中國的偵察發射後,一次也沒成成功回收最後的膠片艙。這讓美國人視為珍寶的D-21無人偵察機就此打入冷宮。而偵察中國的秘密也隨著4架D-21墜毀或者失蹤而變得破朔迷離。
D-21無人偵察機除了有著變態的發動機以外,其實還有幾個特殊的技術方向:一方面是大量採用了鈦合金加工蒙皮和主體結構,這一技術蘇聯一直到70年代才開始研究;另一方面是蒙皮上使用了大量氧化鐵基特殊塗料,這種塗料是最早對付厘米波雷達的隱身塗料技術。成分倒是不複雜,就是四氧化三鐵但是和不同塗料之間形成了特殊結晶。隨後噴塗在蒙皮上,好躲避雷達的跟蹤。這也是SR-71這麼大個傢伙在雷達上的信號非常不穩定的一個原因,蘇聯曾經試圖追蹤過SR-71,不過均未超過1分鐘有效跟蹤時間,直到S-300地空飛彈服役後,才使得蘇聯人有了理論上能夠擊落SR-71黑鳥偵察機的手段。D-21無人偵察機對誰來說,在當時都是個大寶貝。
中國其實在1971年3月20日就在雲南雲南省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裡獲得了一架自行迫降的D-21偵察機,當時的D-21偵察機整體上完整,甚至連膠片艙都完整。被我們全套回收後,我們對它的外層厚厚的氧化鐵基塗料進行了徹底全面的分析,並在上個世紀80年代進行了更深入的測試和研究。這等於送了中國一本活教材,開啟了中國在隱身材料上研究方向。現在這架D-21偵察機的殘骸就存放在中國小湯山博物館,有機會去參觀的讀者可以注意下,機體上現在已經相當的光滑,當時我們幾乎把上面的塗層全部收集並拿去分析實驗,這才有了以後殲-7隱身材料試驗機,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殲-20隱身戰鬥機。當然,美國D-21偵察機還帶給我們很多前沿技術的直接領悟,比如高感光度航拍膠捲的沖印和製造,高空光學設備減少光學畸變的安裝方法等等一堆當時頂尖技術。所以美國人現在相當後悔當初竟然貿然把這麼關鍵的東西就拿出來應用,當然還有一架D-21被蘇聯回收了。蘇聯在它的基礎上甚至仿造出了蘇版的D-21偵察機,那就是另一段傳奇了。
不過確實因為這一架D-21偵察機,讓我們了解到了當時世界隱身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可以說美國人雙手附贈的寶貝,撲救中國進入了隱身戰機王國的紅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690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