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反航母的利器強勢亮相:解放軍「狼群效應」或成美軍心病

中國三大反航母的利器強勢亮相:解放軍「狼群效應」或成美軍心病

近年來美國軍事情報與對華研究界一直盛傳中國在秘密研製一種能夠打擊航母的彈道飛彈。隨後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配發了一張草圖,描述中國反航母彈道飛彈在末段的機動情況。而在2009年10月,中國國慶閱兵以後,美國進一步證明了他們描述的這種飛彈就是閱兵式上出現的「東風-21C」。此後美、俄等國媒體陸續把更加細節性的指標公布出來,「東風-21C」被描寫成有效射程1500公里、精度在10米以內。

中國東風-21C

美 國海軍中校、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在去年冬天的《世界事務期刊》上發表文章,推想到2015年「東風-21C」已經使美國海軍不堪一擊 ——「東風-21C」在飛行末段速度是音速的十幾倍,「華盛頓」號航母的編隊防空系統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攻擊彈頭憑巨大動能貫穿「華盛頓」號14層甲 板,在艦底打出一個大洞。在海水滾滾湧入的同時,航母上的彈藥、油料又發生二次爆炸,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這艘乘員4000多人、載機80架的龐然大 物便沉入海底。

圖中圓圈內為「鷹擊-62」飛彈

反 航母彈道飛彈在理論上是可能的,而且確實是現有艦隊防空系統無法攔截的。然而軍事裝備專家張召忠將軍認為,目前這種飛彈要達到傳說中那種實戰威力還需要克 服許多技術障礙。由於航母是運動目標,反航母彈道飛彈要擊中目標,必須在重返大氣層後改變彈道,不再憑慣性下行,而是末段機動,改變飛行方向,在超高音速 飛行下迅速橫向追擊目標,在一定距離內再次改變方向,以一定角度打入航母艦體。在超高音速下改變飛行方向並精確尋找目標是很高的技術門檻。美俄都曾有過以彈道飛彈反艦的設想,但都在這個難題上難以突破,中國是否跨越了這一障礙人們不得而知。

中國的東風21-D

不過在中國建國60周年國慶閱兵中,首次現身的東風21D飛彈無疑打消了人們的質疑,自亮相開始就一直被外界稱為「航空母艦殺手」。但是與其一起露 面的三聯裝反艦飛彈發射車則更加吸引外界廣泛關注,外界猜測這是中國的反航母型「鷹擊-62」飛彈。「鷹擊-62」比普通反艦飛彈射程遠,可在300公里 外由軍艦、殲轟戰機、岸上發射車發射,飛彈以較低高度飛行,可不斷改變飛行路線,這使得防空系統不易捕捉它。而它的彈頭重300公斤,可攻擊航母這樣的重 型目標,彈頭採用穿甲爆破彈時打穿艦體後延遲引爆,可導致艦內二次爆炸。這種飛彈如果多枚來襲,美航母編隊防空系統難免有漏網之處,只要有一枚打中航母, 就很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中國潛艇部隊

其 實,中國還有一種容易被人忽視的強大力量。中國現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潛艇部隊。潛艇是對付巨艦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潛艇情況下,美航母編隊自帶的潛艇、 反潛力量難免出現漏洞,這時航母編隊內的所有水面艦艇都會非常危險。中國還從俄羅斯引進了12艘「基洛」級潛艇,這型潛艇靜音性極好,它採用西方流行的水 滴式外形,其流體力學適於潛航,具備低阻力和低噪音的特點;艇身外殼上加裝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身產生的噪音,還能阻礙敵方主動聲納的偵測。美國海軍認為,中國研發新潛艇和引進俄羅斯靜音技術同時,還在發展不依賴空氣推進(AIP)潛艇技術,在AIP技術下,常規潛艇的隱蔽性與水下潛伏時間都開始接近核潛艇水平,美航母更難防禦。一旦突破航母艦隊外圍驅逐艦、潛艇的防護圈,中國潛艇突然發射的大破壞力魚雷、反艦飛彈只需數枚就能讓美航母永沉海底。中國雖然單體武器對美軍航母構成不了直接的威脅,但是中國的這些武器群形成「狼群效應」足以成為美軍心中的一大心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65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