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式暴力美學:彈道飛彈核潛艇龜背像小山
蘇聯和俄羅斯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由於在建造的時代,大直徑耐壓艇殼的建造技術不過關,且潛射彈道飛彈的長度大,因此不得不採用龜背這樣的設計。
船塢中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該型潛艇水面排水量1.06萬噸,水下排水量1.37萬噸,全長155米,寬11.7米,吃水8.7米。該型艇的作戰深度為320米,最大潛深為420米。
由於R-29R飛彈的長度為14.4米,所以不得不設置龜背。圖為德爾塔III型核潛艇的龜背,活脫脫的像個小山頭。
龜背上的飛彈發射井蓋正在打開(1)。德爾塔III型核潛艇可以配備16枚R-29R型飛彈,每枚飛彈可以搭載3枚50萬噸的核彈頭。因此,一艘德爾塔III型核潛艇總共可以攜帶48枚核彈頭。
龜背上的飛彈發射井蓋正在打開(2)。R-29R飛彈的申城為6500千米,1978年投入部署。
船廠里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高高的龜背聳立在艇體之上。該型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陸續建造服役的,總共建造有14艘。我國建造萬噸級以上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是在21世紀初的094型核潛艇上實現的。
德爾塔III型潛艇的艇首。在右上方,可以看到魚雷發射管的蓋子。
德爾塔III型潛艇的尾部特寫。該艇採用雙槳推進。
航行中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
正在被拖帶入港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俄羅斯靠近北極,多處港口都會被冰雪封凍,而我國由於緯度低一些,擁有很多天然良港。
冰雪覆蓋下的海面,德爾塔III型潛艇在茫茫白雪中顯得有幾分畫意。
正在船塢中進行維修的德爾塔III型核潛艇,猶如一頭蟄伏的巨獸。
德爾塔III型核潛艇的艇身,人在它面前,簡直就是個小傢伙。
人同德爾塔III型核潛艇尾部的對比
巨大的艇體
雖然沒有龜背這個突起,彈道飛彈核潛艇會顯得優雅許多,而且綜合性能也會強許多。但是,有這個龜背之後,反而會呈現出另一種美。也許,這就是蘇式粗曠的美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