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新冷戰」?美海軍陸戰隊到俄邊境抗寒拉練

1.美軍遏制中俄戰略開始成形?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空軍上將保羅·塞爾瓦(Paul J. Selva)日前表示,中俄正在精確制導武器領域趕超美國,這將威脅美國戰艦和戰機長久以來的統治地位。未來幾周,美軍高級官員和將領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美國國防部應當採取哪些政策以「抵消」中俄在高科技武器方面的進展,包括精確制導武器和防空系統。

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去年提出了名為「第三次抵消戰略」 的總體規劃,目前該計劃仍停留在名稱探討的階段,國防部希望提升該戰略的討論層級,顯現出決心,以便儘快開展一些實驗及操作設計。保羅·塞爾瓦稱,第三次「抵消戰略」致力於將機器人技術、定向能源和快速製造等下一代技術融入軍事系統,但如果不同美軍核力量的現代化結合,很難對中俄進行有效遏制。

2.「斯坦尼斯」號抵韓演習

美軍航母「斯坦尼斯」號周日抵達韓國港口城市釜山,參加美韓聯合軍演。該航母為擁有7000餘名海軍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的旗艦,是美軍第七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斯坦尼斯」號航母載有80架戰機,主要為F/A-18大黃蜂戰機,亦包括E-2「鷹眼」空中預警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及用於搜救的HS-16「夜鷹」直升機。

駐韓美軍海軍司令官Bill Byrne上將表示,航母及戰鬥群的部署旨在阻止朝鮮進一步的挑釁,他也重申「斯坦尼斯」號參演是幾個月前就準備好的例行行動,並非針對朝鮮近期行動的反應。

他還否認航母在南海的出現是向中國發出訊號。其他三艘飛彈驅逐艦「史托克代爾」號(Stockdale)、「鍾雲」號(Chung-Hoon)、「威廉勞倫斯」號(William P. Lawrence)及一艘巡洋艦「莫比爾灣」號(Mobile Bay)也停靠釜山參加軍演。

3.北約本月派萬人北極「冷演習」

日前2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來到大雪覆蓋的挪威porsangermoen地區進行「創新性」強度訓練,目的是為北約在本月舉行的有15000人參與的「冷應對演習」(ECR)做準備。這場訓練選在靠近俄羅斯邊境不到200英里的地方舉行,是為俄羅斯可能持續「侵犯」北極做出準備,也有了「北極新冷戰」的意味。

俄羅斯近年在北極的動作不斷:除了派出轟炸機接近挪威領空之外,還決定重啟和翻修北極地區50處冷戰時的軍事基地。在沒有事先通知北約的情況下,俄羅2015年在北極組織45000名士兵進行突擊實戰訓練。

4.德國挪威可能合作採購潛艇

挪威計劃今年上半年購買新潛艇,以取代起即將到期退役的6艘烏拉級潛艇(2020年)。一種可能性是,挪威可能和德國聯合採購潛艇。目前挪威國防部正和不同國家的造船廠進行談判,德國、韓國、義大利、法國等都是其潛在合作對象。其中德國占有很大的優勢,原因之一是其在非核潛艇建造領域擁有全球領先水平。德國國防部也有意向與挪威進行合作,因為在未來10年,德國海軍計劃購進2-4艘潛艇,與挪威合作是明智之選。

在聯合採購中,德國想要居於領導國家地位,數月前有消息稱,德國海軍可以接受和挪威共同指揮軍事潛艇。主要的障礙在於歐洲國家軍火市場的封閉性,挪威想要本國軍工企業享有美國軍火市場的開放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588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