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它是中國最後一種還不能製造的戰鬥機?英媒一句話道出真相

隨著中國公布第二艘國產航母正在建造的消息,中國未來的艦載機需求量將更大。目前,中國的殲15艦載機還未進入大批量投產,而位於興城的艦載機訓練基地也在加緊建造彈射跑道。未來,以滑躍甲板起飛的殲15艦載戰鬥機或許並不會成為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

目前,世界海軍艦載機的發展趨勢是使用中型機來作為航母艦載機,這樣,同樣大小的飛行甲板和機庫可以搭載更多的戰鬥機,提供更強的戰鬥力,而且這樣不必建造更大的升降機,而一些大型升降台甚至可以一次運輸兩架中型戰鬥機,比如美國目前使用的F-18戰鬥機和未來即將登上航母的F-35C戰鬥機都是中型戰鬥機,法國的陣風M戰鬥機也是中型戰鬥機,俄羅斯和印度的米格-29K也屬於輕型中型戰鬥機的行列。目前僅有殲15屬於重型艦載機。

而在未來,中國還將研發自己的直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對艦載機的要求更為嚴格。而中國也在2015年透露出中國正在研發短垂戰機,短垂戰機未來不但可以成為航母艦載機,還可以成為直通甲板兩棲攻擊艦的載機,在通用性上有優勢。而美國的F-35就是順應這個趨勢而誕生的產物。美國作為一個海軍大國和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使用F35作為載機的經驗中國可以借鑑。

不過,短垂戰機的研發充滿著艱難,目前僅有美軍的F35、英國的鷂式戰機屬於已經服役的短垂戰機,而蘇聯的雅克141短垂戰機並未量產。中國研發短垂戰機可以借鑑雅克141的研發經驗,不過,雅克141其實是一款為基輔級航母研發的對海攻擊機,和鷂式戰機類似,並不符合現代海戰的理念。

當然,隨著中國海軍的發展壯大,對於海上攻擊的能力需求也越來越大,中國對艦載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短垂戰機作為一種新型的攻擊武器,通用型強。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曾報道稱中國未來將擁有多艘航母和兩棲攻擊艦,這對中國的航空艦載機聯隊是相當大的考驗,研發一款和F35類似的艦載機和短垂戰機非常有必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569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