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未來

軍情諜報| 2016-03-13| 檢舉

原文: Kris Osborn

近日,美軍官員透露一艘新一代高科技航空母艦於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而海軍同時也計劃在未來數年更新其航母的配置。

即將投入使用的傑拉德·R·福特號(The USS Gerald R. Ford)是福特級航空母艦首艦,擁有一系列能應對潛在威脅的新興技術,並把這種兵力投送平台帶入下個世紀。

成功交付後,福特號將進行「抗震測試」以保證其在不同海洋條件下的穩定性。為了能協助進一步部署,它還要經過「試航後有效性」(post-shakedown availability)測試階段。

為降低航空母艦的成本,海軍將領們自去年開始了特別研究,開拓更多大甲板的替代品。

海軍軍官還指出,鑒於全球威脅環境的瞬息變化,這項研究將持續1年,同時為海軍大甲板航母評估長期的技術和採購策略。

這些官員們補充道,雖然福特級、甘迺迪級和企業級的配置構造及採購計劃暫時不會有所改變,但該研究可能影響未來航母設計和平台長遠的方向。

儘管到目前為止未有明確宣布任何具體方案,但這些航母未來可能配備更高科技的感應器和防禦性能、速度、可操作性,以及實戰中允許更多無人機起飛。

分析人士猜測,這些裝備可能包括更小巧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同時隨著技術的成熟,福特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應付無法預測的威脅。目前海軍工程師已為福特級的平台配備了這種適應能力。

首批特別定製的福特級擁有一系列應付新型威脅環境的新生代科技,包括能增加33%出動架次率的更大飛行甲板、取代現有蒸汽系統的電磁彈射器、更高水平自動化和整船計算機控制等。海軍官方發言人補充,該航母還配備新感應器、軟體、武器以及作戰系統。

更寬敞的甲板空間設計能協助提高如無人機系統的使用率。

有不少海軍高官解釋,福特號配備了4個26兆瓦發電機,共計為艦船供應104兆瓦的電力。這有助於支持電磁彈射等新開發系統的應用,為雷射和軌道炮等未來系統提供電源。

福特號還需要足夠電力去支持新電磁彈射器、雙波段雷達和先進攔阻裝置等電氣系統。

一架從尼米茲及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CVN70)飛行甲板上發射的F/A-18超級大黃蜂,在美國第五軍艦區域執行「堅定決心行動」。

海軍官員還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武器很可能最終會取代航母上的飛彈系統。

海軍航母項目的經理Thomas Moore去年曾說過:「雷射炮需要300千瓦才能有效運行。電量越高,可完成任務就越多。我認為未來會出現雷射炮和軌道炮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雷射炮可以取代現有部分飛彈系統,提供較高的殲滅率。」

一旦被重用,軍艦上的高科技雷射武器除了能以低成本有效進攻和防守,還會將敵人的飛彈化為灰燼。

波音高能量雷射武器系統。

新一代福特級配備了重新設計的艦島,甲板空間的小幅提升和武器電梯,從而使出動架次率提高30%。新的平台允許更多飛機行動。

海軍軍官還補充道,新型武器電梯能為飛機移動和重裝武器系統提供更高效的路徑。電梯可以直接從彈藥庫里把武器送到飛行甲板下。

在福特級航母上,新一代技術和自動化的提高也同樣可以令人力和船員規模降低,最終使這些航母在服役期內節省40億美元以上的開支。

未來航母

利用計算機操作的美國傑拉R福特號。 圖片來源:網絡

有分析對母艦替代品的潛力評估提出質疑:由於甲板面積的增加,新興技術和武器系統是否會因為射程變遠而無法擊中目標,其在作戰環境中重要性又是否會下降。

除了以上疑問,更有人提出航母在未來會否過時,雖然這並非大多數分析家和海軍高官所認同的觀點。其實,各國航母及其空軍聯隊的兵力投送能力為它們的軍隊提供了決定性的優勢。

美國安全研究中心的一份智庫研究報告說,在不久的未來,外部威脅環境最終很有可能會動搖海軍航母的地位。

該研究寫道:「當海軍習慣了長期在各海洋之間自由行動,其至高無上的地位也許會終結。近年來,俄羅斯、伊朗等國在反介入/區域封鎖能力上持續投入:先進的防空系統、反艦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潛艇和航空母艦。這些能力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增強,令航母的任務比以往更艱巨。」

另外,該研究還認為:「美國將面臨一個抉擇時刻:要麼繼續使用航程不斷增加的航母,或承擔更高的人力和財力風險。

海軍官員透露,他們已經在認真考慮報告中提出的許多問題。

有鑒於此,海軍和五角大樓分析師都紛紛把目光聚焦到報告中提到的武器和新興威脅上。

新興威脅

「航母殺手」DF-21D在2015年中國閱兵儀式上開過。

中國軍隊正在發展精準遠程反艦巡航飛彈DF-21D。分析人士指出,DF-21D的射程長達900海里。外界對其是否能夠命中航母等移動中的目標有所保留,而分析人士解釋說該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是為近海作戰而造的。

美國國會下屬專家小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2014年發表了有關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現狀的詳細報告,其中就提到了DF-21D等技術及武器。當時DF-21D被稱為「航母殺手」。

該委員會還提到了中國測試的各種高超音速飛彈。這些武器若成功開發並部署後,運行速度將比音速快5倍,還能改變航母所受岸上、空中或者海上攻擊的威脅形勢。

雖然中國一直被視為美國在亞太區的特殊威脅,但絕不是美國在變化迅速的全球環境中唯一的潛在威脅。一系列潛在敵人也漸漸更容易獲取新型武器、感應器以及技術。

五角大樓採購負責人Frank Kendall去年1月向國會提交的書面聲明這樣寫道,「一些國家,尤其中國和俄羅斯,都很明顯在發展更尖端的武器應對我們的兵力投送。儘管戰爭真正發生的可能性不高,但很明顯,許多外國資本在軍事現代化建設上都注重強化其阻止或擊敗美軍干預的能力。」

敵方的監測儀、戰機、無人機和潛艇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提高技術水平,以航母目前的配置似乎更難接近其海岸。

但拋開以上所提及對現在和未來威脅環境的顧慮、航母和電力項目,很少人質疑海軍航母所帶來的價值、功能以及重要性。

未來航母

美國海軍在2011年3月31日試射杜威號火箭SM6飛彈。

美國海軍正在研究新一代艦艇防禦性能,如:海軍一體化防空火控能力,這種系統使用宙斯盾雷達、SM-6攔截飛彈以及機載中斷傳感器,以探測和摧毀敵方發射的遠程飛彈。這種技術已於去年開始部署。

多位高級軍官說:「隱形戰鬥機、航母發射的無人機、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能探測潛艇的直升機、雷射武器和電子干擾對於海軍即將運用以航母為基礎發展的空中力量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海軍在去年宣布V-22魚鷹將協助航母在海上運輸軍隊和裝備。

最近在華盛頓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活動中,一名指揮官通過戰略威懾價值和航母平台的投送能力,闡明航母艦載機聯隊的未來計劃。

F-35正在飛行中。

去年,美國海軍航空部隊司令官Mike Shoemaker中將認為仍然需要航母在世界投送兵力。他是在有人質疑在高科技威脅日益增長下航母是否有必要存在時做出上述評論的。

Shoemaker在去年8月的活動中告訴聽眾:「即便在有爭議的海域裡,考慮到航母攻擊群的機動性和航母艦載機聯隊的組合,航母依舊可以執行任務。」

他還解釋了上述航母艦載機聯隊的形態和技術特點將在未來幾年裡出現如何重大的變化。由航母發射的F-35C隱形戰機將在下個10年開始服務,軍方還會升級已有平台和引入新平台。

海軍計劃F-35C將在2018年投入使用,並在2020年代中期之前因為航母增加服務數量。

另外,他們計劃用F-35C取代「經典的」F/A-18S,新航母還將搭配升級版F/A-18超級大黃蜂。

Shoemaker又指出,F-35C能帶來隱形戰機的技術,以及為航母艦載機聯隊提供更多的武器的能力,而它的傳感器技術更明顯區別於其他的平台。

F-35C與F/A-18S飛行。

Shoemaker解釋說:「最重要的是,F-35C能整合信息、將環境中的信號與其他元素聯繫起來,然後把圖像傳輸給航母攻擊群的其他成員。

他補充道,與此同時,未來超過3/4的航母艦載機聯隊將由F/A-18超級大黃蜂組成。

海軍官員們說過,升級後MH-60R的獵潛技術是未來航母艦載機聯隊的關鍵組成部分。Shoemaker說:「MH-60R是非常得力的反潛戰組合。它有一個機載低頻傳感器、一個結合了數據鏈和前視紅外雷達的先進潛望鏡檢測系統。有了這些非常先進的電子戰鬥裝備,MH-60R相當於保護航母戰鬥群的潛艇的內部防禦區。」

Shoemaker還說,「電子戰爭在海軍的空戰計劃裡面同樣非常重要。軍方現已敲定將以EA-18G戰機取代EA-6B『徘徊者』。」

EA-18G「咆哮者」。圖片來源:美國海軍

「我們現在已完全進入使用EA-18G『咆哮者』電磁頻譜的過渡期。這將使我們得以保護航母攻擊群,以及支持地面上的聯合部隊。」他說。

除此以外,「咆哮者」亦將使用名為「新一代干擾機」的電磁武器。這將大大擴展該戰機的電子攻擊能力,以及允許同時干擾多個頻道。

「海軍還會把E-2C鷹眼的空中預警機升級到擁有已改良雷達技術的E-2D變型號。」Shoemaker說。

「我們已經有兩個中隊在過渡了,其中一個即將在諾福克基地完成,而首個已部署好的中隊位於泰迪羅斯福號航母上。E2-D帶來了可以搜索和跟蹤目標,以及指揮和控制航母攻擊群的新電掃雷達。」

一架MV-22魚鷹在西維吉尼亞的哈普斯渡口進行人員轉移。

Shoemaker還指出,海軍決定用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執行航母投送任務,以及在航母甲板來回運輸設備、人員和後勤物品。V-22魚鷹將取代已服務多年的C-2「灰狗」雙引擎運輸機。

(翻譯:曾詠琳;編輯:陳昇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560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