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第15艘瀕海戰鬥艦開始鋪設龍骨,美國國內對其質疑之聲再度響起,有媒體稱瀕海戰鬥艦打不過中國056型護衛艦。對此,軍事專家曹衛東在接受北京電視台《軍情解碼》採訪時表示,瀕海戰鬥艦搭載的反艦飛彈射程不如056型護衛艦。其次,瀕海戰鬥艦追求高速性,建造時鋁合金的材料偏多,一旦中彈,容易起火。
美軍第10艘LCS瀕海戰鬥艦下水
11月4號,美軍第15艘瀕海戰鬥艦開始鋪設龍骨,這艘戰艦未來獎盃正式命名為「比林斯」號。根據美國方面宣稱,瀕海戰鬥艦是一型高速敏捷和高技術含量的水面作戰艦艇,實行模塊化作戰,既可以反艦,還可以反潛、反水雷。但是從第一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下水服役那天起,人們對它的質疑就沒停止過。有分析稱,雖然它的外形看上去很酷,功能聽上去很炫,但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就連噸位、航速都不及它一半的中國056輕護艦都打不過。
曹衛東表示,站的角度不同,得出來的結論有所不同,上述分析可能是比較二者的反艦性能。在反艦的飛彈上,056型護衛艦搭載的是「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射程達到100多公里,瀕海戰鬥艦搭載的反艦飛彈射程不如它。其次,瀕海戰鬥艦追求高速性,建造時鋁合金的材料偏多一些,容易被打穿,而且一旦中彈,容易起火,抗毀擊能力比原來美軍的「佩里」級護衛艦差。因此,從這些角度來看,這款瀕海戰鬥艦打不過我們的056型護衛艦。
美軍第10艘LCS瀕海戰鬥艦下水
曹衛東說,實際上拿056型護衛艦和瀕海戰鬥艦相比,是劣勢裝備打優勢裝備。因為056型護衛艦噸位比其小一半,速度也不如它快。再者,雙方都是隱身設計,但瀕海戰鬥艦搭載直升機機庫,056型護衛艦噸位很小,只有一個起降平台,能起降輕型直升機。儘管在反艦飛彈上,056型護衛艦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總體來說,綜合性能不如瀕海戰鬥艦
據防務新聞報道,美國海軍打算增強他們的瀕海戰鬥艦(LCS)的攻擊力——這是一次重大升級,也是之前所未預料到的升級,之後部署的LCS將要裝備超視距(OTH)艦對艦飛彈。這種美軍在研究之初專門針對中國的艦型,卻因為低估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陷於尷尬境地。而安裝了飛彈之後的瀕海戰鬥艦也終於避免了帶著1門小炮在高危海區亂跑的命運——這樣,在艦艇分類上被劃歸護衛艦後,LCS的功能越來越像正常的護衛艦了。
海軍少將皮特·芬達(Rear Adm. Pete Fanta)是美國國防部水面作戰部門的主管。他在9月17日發出指令,要求自由號和科羅納多號LCS上,於下次部署之前安裝某種未指明型號的超視距飛彈。自由號將在2016年春季部署到西太平洋,科羅納多號則將在秋季或者冬季部署到西太平洋。
「目標是在現役的LCS上安裝超視距飛彈,從2016財年開始前出部署。」芬達在指令中寫道,「包括所有在建的瀕海戰鬥艦都要在她們的服役典禮前進行這樣的改裝。」
美國海軍LCS中的自由級自由號,此次名列安裝反艦飛彈的改裝名單之上
自從2010年取消「非視線攻擊」飛彈(NLOS)以來,LCS一直沒有裝備艦艦飛彈,原本的NLOS是由美國陸軍主導的項目,這樣一來LCS就沒有了主要武器。從此以後,軍方一直在尋找相應的替換方案。一個艦載的「地獄火」飛彈發射系統正在研發,用來打擊小型目標,但是這種飛彈無法打擊大型艦艇,這正是超視距飛彈需要彌補的空缺。
LCS正經的護衛艦改型也在研發之中,這當然少不了超視距飛彈。美國海軍已經向工業部門發布了對護衛艦型的飛彈性能要求,並將在2015年晚些時候發布方案徵詢,但是目前沒有選定飛彈。
芬達的指令並未提及某一種具體的飛彈,但是根據信息來源,這兩種飛彈可能是波音的魚叉和康斯堡的海軍打擊飛彈(NSM)。
美國瀕海戰鬥艦
根據消息源的說法,美國海軍將在LCS的兩種不同艦型上測試兩種飛彈,當然一艘艦艇測試一種。
魚叉飛彈是1970年以來美國海軍艦艇普遍裝備的飛彈,經過了嚴格的測試並被廣泛認可,一般都用發射筒發射,通常每艘艦艇攜帶2個4聯裝發射器,總共8枚飛彈——這也是芬達的指令中要求的數量。波音正在改進這種飛彈,主要目標是提升其射程。
而挪威製造的NSM飛彈並不是美國的項目,也從未在美國海軍各種平台上使用——雖然挪威海軍廣泛使用這種飛彈。但NSM又是唯一一種曾經在LCS上發射過的飛彈。在2014年9月13日的簡單展示性試射上,1個單發的發射箱被安裝在科羅納多號上,這個發射箱位於飛行甲板的基礎發射平台上,而且當時飛彈也沒有整合到LCS的作戰系統中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