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迫擊炮竟能如此變態!鬱金香240毫米迫擊炮令人生畏。

迫擊炮自其問世以來因為炮身短,輕便靈活,裝填方便,結構簡便,射角大,彈道弧線高能夠方便射擊遮蔽物後方的目標,註定要成為一種傳奇的武器。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列昂尼德。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俄軍占據著旅 順口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改裝 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或許是嘗到了甜頭,俄國和之後的蘇聯成功地將 這種武器發揚光大,衛國戰爭期間蘇聯裝備了世界上最多門迫擊炮的國家,達34.8萬門為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戰之後蘇聯繼續將這種武器發揚光大,終於製造出一型登峰造極的武器——鬱金香」240mm自行迫擊炮。2S4鬱金香是蘇聯於1970年代初由烏拉爾運輸 與機械工業研製的一款自行迫擊炮,結構上與2S3和2S5兩種152毫米自行火炮共用部分零組件。底盤選用GMZ裝甲布雷車,車體由鋼板焊接而成,並強化 抗彈能力。此炮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行迫擊炮,於1975年首次發現,故北約給予M-1975代號。駕駛和車長位於車輛左前方的駕駛艙,右前方則為動 力艙,車體後半部為乘員/戰鬥艙。車長配備1個可360度旋轉的頂塔,並加裝1挺7.62毫米機齤槍和1具紅外線探照燈。迫擊炮裝置在車體後半部,需要3 個人才能操作,所以每套系統編制人員為5人。火炮采外置式,是普姆機械製造工廠設計的M-240 240毫米後膛裝填式迫擊炮,采彈艙方式給彈,由後膛裝填,彈艙為鼓形,每個可裝20枚各式炮彈,以電動或機械式擊發。主要使用兩種彈齤藥:一種是高爆破 片炮彈,彈重130公斤,最大射程9,650米;另一種是火箭助推高爆破片炮彈,重量228公斤,最大射程可達20,000米。另外也可發射戰術核炮彈、 化學炮彈和其他特殊炮彈。

在蘇聯陸軍戰術條例之中,此迫擊炮是裝備到近衛軍機械化營的。一營六門制,部隊普遍反映火力兇猛,極為可靠,五分鐘之內,營長可以向有威脅的六公里遠方向 投送22.5噸以上的炮彈。這種武器在車臣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城市攻防戰中,坦克也難發揮大作用,榴彈炮陣地太遠,威力稍遜,精度稍欠,制導飛彈又成本 高昂。而迫擊炮距離適中,甚至可以目視瞄準,可以繞開阻礙物對目標定點清除,240毫米炮彈威力巨大,一炮可摧毀一棟建築物。于山區也有同樣效果,況且此 類自行火炮通過性極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536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