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田軍事觀察

俄羅斯憑藉著繼承自蘇聯的遺產,也算是世界航空強國,可惜在航空技術領域除了升級蘇聯時代的東西之外,幾乎就沒有什麼獨自創新能力。直到近年的第五代戰機T-50出現才讓人們發現,它確實航空大國之底氣.可謂它的樣子太怪,以至於有人評價為蘇-27的扁平版。
中國航空工業師從蘇聯起步,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不僅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更成了世界航空強國,近年更推出殲20,西方將其歸因為第四代戰機,相當於俄系第五代戰機,也就是T50與殲20屬於同一個類型的戰機。從設計理念說,殲20更偏於西方風格;T50的設計則屬於俄式風格,與西方設計有許多不同之處。
目前T50與殲20都處於正式服役前的最後衝刺階段,殲20則在下半年服役,T50則在明年服役,不過兩者的發展之路完全不同。T-50的設計應始於蘇聯時,只不過一直屬於非常緩慢地發展,如果按正常速度早已服役多年了;殲20則是本世紀才開始的項目,一直在不繼加快項目進度,如果按正常速度,如今也許才剛剛試飛沒幾天。
從項目實施地過程來說,T50一直麻煩不斷,雖然其研製單位一再表示:「沒有解決不了的障礙」,然而事實上技術問題似乎一直沒有解決好,自然整個計劃已一再延誤,已達程度讓人無法接受的水平。
原本拉來印度參與,進行所謂的合作研發,也確實憑藉印度的資金加快了進度。雖然俄印兩國政府達成了協議,同意以T50為基礎為印度開發FGFA戰機,且將印度承擔的費用壓到20億美元,但是印度空軍一直對T50極其不感冒,嫌棄其雷達、發動機、隱身等性能均不過關,讓印度是否批准合同成了問題。
殲20項目則從始至今,一直是相當順利,或者:「沒有遇上什麼障礙」,至少我們沒有聽說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只看到殲20原型機不斷發生著的變化,人們多少次被新的變化而歡呼。當然了,唯一的問題是,我們還在使用俄制發動機,可是國產發動機也在加速追趕,全國產的殲20僅僅只是時間問題了。
再對比了一下T50與殲20的技術參數,筆者很就發現,T50太多是理論數據,真實數據難得,事實上,俄方自己似乎都對它失去了信心,已經叫喊著要發展第六代戰機,甚到已開列出時間表,這不等於放棄T50,重新開始新計劃?
從某種意義上說,T50戰機存在太多的缺陷,合併到一起就是死穴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5323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