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國產航母的報道層出不窮,現在眾所周知的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是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建造的,在這艘航母之後,中國將繼續建造排水量更大的常規動力航母乃至核動力航母。俄羅斯專家表示,中國很可能已經從烏克蘭獲得了前蘇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全套資料,未來中國核動力航母依舊脫不了蘇聯和俄羅斯航母設計的影子。
俄專家表示,像遼寧艦這樣的國產航母作戰能力實際有限,由於沒有安裝彈射器,殲-15戰機將無法重載起飛,這對於艦載機的作戰能力和有效作戰半徑都有巨大的影響,而且也無法起飛重量更大的反潛機和預警機,嚴重影響航母作戰實力,僅具備有限的短距威懾能力,中國即將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的002型航空母艦,以及未來的003型核動力航母顯然最終將採取彈射器起飛的設計方案,因為這將大大增加這些航母搭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和艦載電子戰飛機的能力,因為他們對航空母艦戰鬥機生成的影響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俄羅斯專家認為,中國的航母發展很可能將沿著前蘇聯的老路,在消化完遼寧艦的技術後,中國肯定要發展重型核動力航母,而前蘇聯的經驗將成為中國人探索的捷徑。專家表示,前蘇聯在1988年在烏克蘭開工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將是中國的最佳選擇。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與蘇聯較老式航母的主要區別是,它利用核動力裝置,由四座反應堆組成,功率為280000馬力,滿載排水量高達85000噸級,已經和當時的美國航母不相上下,已知中國自己也在為航母研製反應堆,但它們未必已開始生產。蘇聯解體前它正處於建設的初期階段,1995年它被拆卸。烏克蘭應該還保存有該項目的技術文件。中國有可能已經獲得這些資料。
專家表示,雖然中國對美式的重型直通甲板核動力航母情有獨鍾,但是技術上巨大的鴻溝很可能將迫使中國人轉向更現實的選擇,即在「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基礎上開啟中國的核動力航母大門,中國人完全可以憑藉仿製遼寧艦的經驗和從烏克蘭購買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技術資料,安裝滑躍甲板和蒸汽彈射器,獲得初步的核動力航母經驗。
至於美國人那種重型直通甲板核動力航母,目前乃至未來很長時間內,都不是中國人可以輕鬆跨越的鴻溝,俄專家建議,中國人還是腳踏實地,吸取前蘇聯的經驗教訓,循序漸進發展國產航母。俄羅斯專家認為,顯然中國最近正在加大海軍的投入,近2014年至2016年下水的各型號艦艇多達48艘,而交付的艦艇為30多艘,5年時間中國海軍完成了近50萬噸排水量的艦艇積累,這在世界上少有的,僅次於美國海軍,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正在加速其第二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的建設力度,因為說到底這艘下水和服役的軍艦最終都要圍繞著航母來進行戰術設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