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今載人航天技術依然是最頂級的高技術,目前也只有中美俄三國掌握全部技術。由於財力等因素,未來的太空站工程,美俄也許無力與中國一較高下,但不會放棄在載人飛機技術領域的競爭,自然會有一場激烈的競爭。
目前美俄正在實施地新載人飛船項目達到4個,其中美國3個,俄羅斯1個,其目標也不小,其設計也充分考慮到為未來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的需求。
中國在國內外的競爭壓力確實不小,正好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了,這促進我們加快腳步。最近涉及中國航天發展的報道不少,中國正為建設空間站進行的最後準備工作,一方面是檢證相關的技術,比如:人員駐留、物資與燃料補給等,另一方面要解決施工問題,這自然需要交通工作:運載火箭,和充當載運工具的宇宙飛船。
由於未來的太空站無論是體積與重量都相當大,現有的運載火箭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因此中國已開發新一代的運載火箭:長征7號與長征5號。有了更大的火箭,那麼可以採用比神舟更大的宇宙飛船。
中國早已開始新一代宇宙飛船的研究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最近公開的消息,包括了它的外形圖,介紹了其返回艙的結構等。今年6月時,長征7號首飛時,將搭載一個新型縮小比例的飛船返回艙,這顯然是要進行一系統的試驗工作,這表明新載人飛船的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開始進入了技術試驗階段。
如今中國科研人員對項目進展非常有信心,也正如報道中所言:「只要國家支持,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將會很快搞出來。」這才是真正讓高興的事情!至於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設計,也相當令人興奮。
中國未來的宇宙飛船將功能與用途上,逐步分化為貨運與載人,其中載人又將至少分為二個型號。目前專用的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已經制定了發射計劃,以後將是空間站的物資運輸主力。載人飛船將發展為二種,一個是20噸級,另一個是14噸級的,都比目前神舟的8噸級大上許多。
其中20噸級將主要用於登月工程和深空探測任務;14噸級將要成為多面手,不僅要充當與空間站的人員運輸工作,也可以開展其它工作。
至於新型載人飛船何時會投入使用的問題,估計不會遠了,畢竟新一代的運載火箭長征7號與長征5號即在今年之內完成首飛,為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鋪平了道路,隨後是新一代的宇宙飛船上天,接下來中國的太空站開建了。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新宇宙飛船計劃進展很快,按現在的進度,將在美俄新一代宇宙飛船之前投入使用,也許到時外媒要驚嘆被中國領先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