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不會對中國開戰 中美大戰短期內不會進行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3月4日報道,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已在3月1日駛入南海"爭議水域"。這是美方對局勢緊張的南海地區最新的一次"力量展示",將對中國和本地區其它國家釋放明顯信號。美媒稱,該航母戰鬥群包括"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兩艘巡洋艦"安提塔姆"和"莫比爾灣"號,兩艘驅逐艦"鍾雲"和"斯托克代爾"號以及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指揮艦。文章稱,此舉是地區緊張局勢的最新反應,美國聲稱中國將南海軍事化以保衛"過分"的領土要求。

看過這則新聞,又看了很多網友的評論。著實讓人大吃一驚,給人的第一個反應是,中美大戰在即,這一次美國要動真格的,不再是派一架飛機,一艘軍艦進入中國南海島礁附近。而是興師動眾,把整個航母戰鬥群都派入南海,來挑戰中國的維權行動。中國海軍也針鋒相對,派出大量艦機,包括851電子偵察船對美航母戰鬥群,進行了跟蹤監視,抵進偵察。估計水下還一定有潛艇的對抗,偵測與反偵測的激烈較量。中國採取如此措施反制還真是破天荒的行動。過去也僅僅是派一艘船隻或者一架飛機跟蹤監視而已。這次不僅是監測跟蹤,大有對峙的意味。如果再這樣的近距離真的開戰的話。

別看美國航母站群實力強大,估計他也討不到什麼便宜。因為雙方的艦船都在各種反艦武器的射程之內。美軍的艦載機基本上無法發揮作用。根本不需要起飛,雙方開戰就是近距離肉搏戰。在艦載反艦飛彈方面,美國現役的反艦飛彈不及中國的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如果參與戰鬥的再有022隱身飛彈快艇。再這樣的近距離上,航母站群反而要大虧,因為雙方都在視距之內,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的範圍。飛彈快艇的靈活性機動性,遠高於大型巡洋艦、驅逐艦與航母。所以別看美軍聲勢浩大,在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它不但占不了便宜,反而會吃大虧。

航母戰群真要發揮作用,雙方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在200公里之上。最合適的距離在300--800公里。因為目前的艦載反艦武器射程一般在300公里之內。如中國的鷹擊81、鷹擊82 、鷹擊83反艦飛彈。鷹擊83的最大射程是285公里。末端攻擊速度是1.3馬赫。為什麼航母的作戰最佳距離是300--800公里最合適呢?因為航母自身的打擊能力很有限,只是一些攔截防偽性質的功能。他主要靠艦載機戰鬥,如果航母進入到敵方反艦飛彈的射程內。就只有挨打的份啦。

中國的鷹擊83的射程已經接近300公里。所以航母必須躲在這一射程之外才能相對安全。但也不是越遠越好,因為還要考慮到艦載戰機的航程。如美國的艦載機FA18(大黃蜂)。 起飛重量15740千克(空戰),22328千克(對地攻擊);最大平飛速度1910公里/小時(高空),實用升限15240米,作戰半徑740公里(空戰)、1065公里(對地攻擊),轉場航程3700公里(不空中加油)。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大黃蜂的正常作戰半徑是740公里。最打作戰距離1065公里。為了保證作戰時的滯空時間,作戰半徑就不宜太大。所以美軍航母這次闖南海沒有準備開戰。真想開戰的話,他就必須停留在南海之外。也不會事先張揚,大張旗鼓的開進。而是用艦載機、巡航飛彈對中國海空軍與島礁、港口進行突襲。很顯然這次進入與以往的進入一樣,不過是炫耀而已。看似來打中國的臉,其實他也是顏面掃盡。因為在全球敢於派出大量艦機給它對峙的不多,以前除了俄羅斯更無他人。而今卻遭到中國海空軍的反制,被抵進偵測跟蹤。甚至相互模擬攻擊瞄準。對他來說如此被動的狀態,已經是丟大人啦!

不僅這一次美軍沒有準備開戰,而且短期內也不會進行中美大戰。這次中美對峙行動,對他來說也是個教訓,估計美國下一次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不再重複這次的老套路。如果美國不斷調換新的航母戰鬥群來南海。中國都如此應對,久而久之,美國所有航母戰鬥群的電子信息就會被我軍掌握。真的開戰時他就會吃大虧。美軍進入南海,距離中國島礁或者艦機越近。他越施展不開,來的航母站群越多,被我方偵測到的信息就越多。我想他不會如此傻瓜。這樣做對他沒有多少利益,本想為菲、越等國撐腰打氣。結果被中國反制,讓菲越看到他現在也是"黔驢技窮"。根本阻礙不了中國對南海實際控制的步伐。反而對他失去信心。那麼美國會不會因此惱羞成怒,馬上組織力量與中國針刀真槍的開戰呢?本人認為不可能,至少短期內不會向中國開戰。依據如下:

第一不具備於中國開展的理由:美國是要遏制中國,不讓中國崛起,維護他的霸權地位。以便繼續做地球的球長。但是威脅他的霸權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俄羅斯,歐盟組織。想擺脫霸權制約的還有日本等國家。還有一些伊斯蘭國家與他對抗,東亞的朝鮮也蠢蠢欲動。不少所謂的恐怖分子把美國定為襲擊目標,他都需要一一對付。而目前的美國不論是經濟、政治、軍事實力都遠不及以前。他確實沒有同時擺平眾多對手的能力。他還需要中國配合他擺平這些對手。如果現在直接把中國當做敵人。就等於讓中國帶領全世界的反美勢力共同抗擊美國,美國不僅保不住霸權,而且會加速衰亡。因此他目前還必須藉助中國,沒有理由與中國放手一搏。

第二承受不起巨大的經濟損失:中美兩國現在互為貿易夥伴。雙方的貿易額都在本國貿易總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中美開戰是一把雙刃劍。中斷了中美貿易,對雙方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一損失同樣會給美國本就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使他失去控制世界經濟的能力,從而也就真正喪失了霸權。

第三美國從來不做賠錢的買賣:美國人精明就在於他不做賠錢的生意。他重返亞太,目的是鼓勵所謂的亞洲盟友,與中國對抗。從而達到圍堵中國,削弱中國的目的。用他的話說,這叫利用巧實力,菲律賓、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都是他棋盤上的棋子。他要用這些棋子與中國博弈。讓這些國家替他賣命,為他的霸權事業服務。美國一向是最自私個國家。他怎麼會為這些國家賣命?把自己給賠進去?他只能利用這些國家做炮灰,為他賣命。既然這些國家是他的棋子。只有主人撥動棋子。丟卒保車,丟車保帥。哪有老帥為了保護卒子,過河與對方拚命的博弈高手啊!

第四他根本未做中美開戰準備:有的網友認為美國已經派到第一島鏈三個航母戰鬥群。還有核潛艇,4架F22戰機。幾萬海軍陸戰隊與陸軍。已經進入中美大戰的實際備戰階段啦。就這點軍事力量與中美大戰所需要的軍事實力相比,差的太遠啦!當年進行韓戰時,美國帶領聯合國軍,與中朝軍隊開展。當時參戰出兵的國家,就有十六個之多。出錢支援美國的達三十六個國家。美國先後赴朝參戰軍隊達到上百萬人。戰爭結束時僅陣亡的美軍就打二十萬人。美國為了軍隊的後勤保障,不僅調動了全部的軍用運輸機,還動員了大量的民船與民用運輸飛機。可謂傾全國之力,進行這場戰爭。當時的中國是一片戰爭廢墟。可謂一窮二白,不僅缺錢,連吃糧都不夠,1950年的GDP只有美國的百分之一。

志願軍的裝備是小米加步槍。步槍還是萬國牌的。有從日本人手裡繳獲的三八式、也有從國軍手裡繳獲的德國毛瑟、漢陽造。最好的是美國援助國軍的裝備,軍事工業就更是無從談起。就是這麼大的差距,美國人都沒有打贏那場戰爭。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工業齊全的產業大國,又是一個基本現代化的科技大國。可以說各種武器都能自產。有些尖端武器裝備已經接近或者趕上了美國。與美軍的差距只是數量上問題。如航母,隱形戰機,核潛艇、戰略飛彈等。經濟實力美國也只有中國的五倍左右。美國要想打贏今天的中美戰爭。美國不傾全國之力是根本做不到的。他至少要做到以下的備戰:

(1)在第一島鏈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在第二島鏈部署兩個航母戰鬥群作為機動。部署戰艦總數在肆佰艘以上,潛艇八十艘以上。(2)第三代及三代半戰機達到3000架以上以及全部四代戰機。(3)戰略核打擊能力進入一級戰備值班狀態。(4)開足國內外所有軍工生產線,生產武器裝備及其彈藥。(5)在第一島鏈部署10萬以上海軍陸戰隊,40萬陸軍機械化部隊(作為後續跟進預備隊與基地保護)。(6)提前一年向亞太地區運送備戰物資。(7)調動400架軍用與民用運輸機,200艘以上大型物資運輸船隻。(8)各種間諜、偵察、特戰隊員進駐第一島鏈,潛入中國大陸及港台地區。(9)挑起台獨、港獨、藏獨、疆獨勢力擾亂中國,與其遙相呼應。(10)聯合其所有盟友一起制裁中國,甚至聯合出兵進攻中國。

從目前的情況看,以上四點開戰前提都不具備。所以中美開戰沒有可能性。美國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中國也不必畏懼,該怎麼反制就怎麼反制。讓他每一次挑釁絕撈不到任何便宜。小打讓他吃虧,大打他不具備開戰的條件。根本就打不起來。核戰爭那是同歸於盡,他下不了這個決心,也不願意為小"卒子"捨棄"老帥"。所以只要我們有膽識,有勇氣去應對。美國在碰幾次壁之後就會學乖。他為什麼不敢隨意挑釁俄羅斯。俄羅斯就是拿準了美國不敢同他全面開展的脈搏,所以針鋒相對,寸步不讓。

中國如果向俄羅斯一樣針鋒相對,這隻紙老虎馬上就會現出原形。灰溜溜的離開中國周邊。現在美國已經開了南海軍事化的先河。中國也不必尤抱琵琶半遮面,乾脆大張旗鼓的在南海部署防禦武器。有什麼部署?直到讓一切國外勢力望而生畏,敬而遠之。中國才能甩開膀子發展經濟,中華民族才能揚眉吐氣!中華民族復興之日必將早日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472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