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行動的一大特點是美軍的敵人創造性使用了簡易爆炸裝置。在2003年中,盟軍作戰行動從傳統的面對面近距離作戰轉變為反暴行動和穩定伊拉克的國內局勢。隨著作戰任務的轉變,美軍作戰武器從重型裝甲履帶戰車變成裝甲較薄的、作戰力稍弱的悍馬戰車。步兵部隊的運輸、機動支援和人員運送等任務都由悍馬戰車承擔。看上去悍馬承擔此任務絲毫沒有問題,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在簡易爆炸裝置下,悍馬成了一堆零件,於是駐伊美軍開始裝備最新式車身上部安裝了裝甲的M1114和M1151/52悍馬戰車。但是效果依然不明顯,通常還是被炸的人仰馬翻。
而此時,防地雷反伏擊車型第一次被提了出來,美軍也很快相中,美國防部宣稱防地雷反伏擊戰車是第一優先採購項目。自此防地雷反伏擊車進入了美軍序列。該車的主要特點是在車底全部採用了V型導流結構,當遭遇簡易爆炸裝置襲擊時,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碎片能通過車底的V型導流板向車身兩側分流,使車輛的受損程度降至最低,從而起到保護車輛的作用。其標配硬殼式裝甲車體,還能夠抵禦7.62毫米步槍子彈的射擊,如果通過附加裝甲,可進一步抵禦12.7毫米穿甲彈的射擊。
根據搭載人數的不同和功能還將其細分為Ⅰ型、Ⅱ型和Ⅲ型。Ⅰ型又叫地雷防護功能車型,是最小和最輕的。Ⅱ型又名爆炸物軍械處理快速反應車,主要是在戰場上擔任運兵,以及救護等任務。而Ⅲ型是針對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清除任務的專用戰車,該車為6×6防地雷型道路清障車,可直接裝備鐵臂,也可以鉸接帶有多種掃雷工具的機械臂。該車採用的防地雷組件,可以抵擋20公斤TNT當量地雷在爆炸時的破壞力。
看上去這款防地雷反伏擊車又蠢又笨的,但實際上用的高科技還真不少。該車安裝的一個小玩意甚至能保證其踩到地雷都不會翻,其實就是是電子穩定系統(ESC)的一部分。當車輛遇到不穩定的狀況時,整個系統就會根據車身狀態調整重心,避免側翻。
從定型裝備開始,光美軍就已訂購就超過了10000輛,足矣見到美軍對其親睞。雖然是被逼出來的,但是確實牛的有一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4473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