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殲15戰機,美俄都還蒙在鼓裡

巨無霸殲15戰機,美俄都還蒙在鼓裡

簡介:遼寧號航母時隔半年後再次現身中國各大媒體。引起了各大媒體和網絡上軍迷們的關注,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艦上搭載的飛機種類和數量,是關注的焦點。前一段時間殲-15艦載機傳出已量產20多架的消息,使大家對殲-15大量上艦不再有什麼疑問,變數在於其他輔助機種,比如反潛機、搜救機、預警機。

多架殲15戰機同時在遼寧號上進行起降訓練

直-18最近頻頻在媒體上露面,機型有預警型和反潛型,而其體型尺寸是國內各驅護艦機庫無法容納的,顯然是為航母這種大型艦隻準備的,預示這兩種直升機出現在遼寧號下階段訓練中可能性極大,但直-18的龐大體型又讓大家擔心其會擠占殲-15搭載空間、影響遼寧號核心戰鬥力,有種觀點是:多搭載一架直-18就要少搭載一架殲-15;兩架直-18的停放面積在甲板上相當於一架殲-15,在機庫里相當於一架殲-15加一架卡系列直升機。

多架殲15戰機同時在遼寧號上進行起降訓練

根據以前的機位照片和圖上布列結果,遼寧號在保證起飛、降落跑道暢通、起飛點全空的甲板靈活狀態下,甲板上的最多可以停放15架殲-15,機庫在兩個轉盤 處全空、留出維修空間和器材、停放車輛的位置的狀態下,最多可停放14架殲-15,在這個狀態下,艦上多餘的空間可以布置9架卡-28/31直升 機,為保證遼寧號有全天不間斷的空中預警,需6架預警直升機,剩下的3架正好保證艦上任何時候都有一架可執行搜救、通勤任務;也就是說,在保證運作最簡單 高效的條件下,遼寧號核心戰鬥力最強的狀態是:全艦共搭載29架殲-15、6架卡-31預警直升機、3架卡-27PS搜救直升機。

而在遼寧艦多次訓練中,我們並沒有發現沒有反潛機,其實這個搭配根據蘇聯、俄羅斯多年運作庫茲涅佐夫號的經驗,是可以接受的,俄羅斯人認為占用中型航母上不多的 寶貴空間搭載反潛機很不划算,反潛任務完全可以交給護航艦隻上的直升機去干,顯然中國買下瓦良格號後接受了這一思路,所以庫茲涅佐夫號甲板上畫了10個直升機起降點(其中9個可以同時停放直升機,供放飛反潛大編隊用),而遼寧號甲板上只有4個。

遼寧號目前的硬性指標戰鬥力幾乎沒有的。一艘航母它不僅提供了艦載機的平台,還是一個戰鬥艦隊的核心。

多架殲15戰機同時在遼寧號上進行起降訓練

艦載機:殲15艦載機脫胎於蘇-33,和F-18以及「陣風」一代的,但是戰鬥力不敢苟同。F-18的最新型號作戰性能和陣風都已經達到了三代半的水準。殲-15很大原因受制於滑躍式起飛,最大起飛重量不夠。以後必須要彈射起飛 艦載武器:拆除了原來很強的花崗岩反艦飛彈等等。中國遼寧號航母綜合戰力估計略遜於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一個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是多方面綜合的。包括艦載戰鬥機數量、艦載戰鬥機的戰鬥力、配套艦艇戰鬥力、艦載機起飛速度等方面。遼寧艦未來即使擁有戰鬥力,也是防衛性的。在中國近海游弋。或者到對菲律賓等國軍事威懾,展現軍事存在。當中國這次遼寧號航母大規模演練時,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沒有航母經驗,這艘屬於訓練艦。但是當殲-15艦載機逐步成熟,20多架上艦後。美方主動閉嘴了,他們至今還能以相信中國航母發展這麼快。而中國遼寧號航母必能守衛我國海疆,是為我國日後的國產航母做鋪墊的。

遼寧艦的前世今生 這些你一定沒看過

這些照片都是非常珍貴的。它們講述的是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的建造歷程。蘇聯為建造這艘巨大的戰艦,動用了極大的資源。蘇聯最終沒有等到瓦良格號最終服役的這一天,這艘戰艦最終成為我國的第一艘航母。

銹跡斑駁的艦島,從側面反映出瓦良格號在蘇聯和烏克蘭命途多舛的生世。

瓦良格號開始建造時的場景。該艦是在1985年12月6日鋪設龍骨的。如果從這一天算起,到遼寧艦正式服役,這艘船足足等待了20多個春秋。

1986年時瓦良格號的建造進度

瓦良格號曾經被叫做里加號。圖為該艦在船台上的場景。即便是沒有看到水線以下的部分,我們都能夠感受到這艘巍巍巨艦的宏偉,而在船台上,它更顯得身軀龐大。

船台上準備下水的瓦良格號

下水時的場景。瓦良格號下水是在1988年12月4日。從鋪設龍骨到下水,瓦良格號一共用了近3年的時間。

已成功入水的瓦良格號。瓦良格號在船塢里等待了很久,由於土耳其的從中阻攔,這艘巨艦很久都未能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不過,瓦良格號頑強的生命力,最終成為了真正的現役艦艇。是瓦良格號幫助中國完成的航母夢,同時中國也賦予了瓦良格號嶄新的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327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