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強
從世界航空史上看,歐洲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歐洲不少國家都設計建造出了在世界航空史上不可磨滅的戰機,也有很多青史留名的飛機製造廠,如容克、梅塞施密特、帕那維亞、霍克等公司。甚至在二戰結束後到冷戰期間,英國還製造出了名垂青史的「3V系列轟炸機」,而歐洲還有狂風、陣風、颱風等型號的先進戰鬥機。而英國的鷂式戰機還是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的先驅。
但進入21世紀後,隨著F35的誕生,這些知名的歐洲航空大鱷卻紛紛「被招降」,不再有更新型號的飛機設計出現,歐洲的未來有可能被F-35一種戰機所壟斷。實際上,隨著美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和美國歐洲防務合作的加深,歐洲本來雄厚的航空實力被美國一點點的廢掉。
颱風和陣風戰機是歐洲大陸為數不多的戰鬥機了,而在這些戰鬥機之後,歐洲其實是有自己的隱身戰鬥機的預先研究項目的,比如德國MBB公司自行研製的「螢火蟲」方案,以及英國BAE公司發展的隱身戰鬥機方案,瑞典的FS2020方案,但最後都無疾而終,沒有了自己的隱身戰鬥機項目,只能購買美國的F-35以及F-35的替代者。而和歐洲的遭遇相反,在美國對華禁運的背景下,中國卻不斷自力更生,研發出了各類新型戰鬥機,趟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現在,歐洲還有陣風和颱風戰機來撐撐台面,未來到了當殲20和殲31這類五代機的時代,歐洲恐怕卻無法高興起來了。
而且基於這點,歐洲只能好好抓緊美國,繼續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以便讓美國可以出售給他們先進的戰鬥機。歐洲相當於自廢武功還必須看美國顏色讓美國保護。而現在,歐洲的選擇其實不止這樣,目前來說,歐洲的航空製造底子還沒有盡廢,歐洲的航空發動機水平仍然處於先進的地位。不少歐洲軍事業內人士都表達了能和中國合作的想法。簡氏防務周刊還提出過,將英國羅-羅發動機整合給鶻鷹戰機,可以讓鶻鷹的「心臟病」解除,更可以讓英國不再購買昂貴的F35戰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