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彈擊中31節的美國航母,必須靠這種系統支持

軍情諜報| 2016-03-01| 檢舉

在1996年,由於具有態度傾向的民進黨上台執政,爆發了台海危機,當時,面對進入台灣海峽的美國航母戰鬥群,中國軍隊除了彈道飛彈,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購買自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並無法挑戰美國航母艦載機的空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受其刺激,中國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今天的軍事現代化進程。

與過去一場戰役就能夠決定戰爭勝負不同,現代戰爭越來越注重系統的對抗,國家實力的對抗,尤其是海上力量的對抗,更加重視系統的力量,憑藉單一武器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打擊效果。子啊面對全球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美國海軍的時候,即便是20世紀七八十年的的蘇聯海軍,在其最強盛時期,也不敢與之進行艦隊決戰,在其構想中,要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美國海軍發起攻擊的時候,必須發動全方位的飽和攻擊,從飛機、潛艇和水面戰艦上,發射大量多型號反艦飛彈,才可能取得擊沉一到二艘航母的戰果,不過,在經過這樣的一次突擊之後,蘇聯海軍基本就可以推舉二線了,因為大量的軍艦和戰機要想到達其飛彈發射陣位,即便其攜帶的飛彈是射程達到500公里的遠程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也必須突破美國航母艦載機的攔截,而當時美國航母艦載機的主力正是F-14「雄貓」戰鬥機,其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應對攜帶遠程反艦巡航飛彈的蘇聯轟炸機,以保證在其發射之前,使用其攜帶的AIM-54A「不死鳥」主動雷達制導遠程空空飛彈將其擊落;而蘇聯海軍的水面艦船,同樣也要面對美國海軍艦載機以及護航艦艇的打擊,難以全身而退。

今天,蘇聯海軍已經成為過去,新的繼任者俄羅斯海軍日薄西山,真正的替代者就是中國海軍,但是,由於中國海軍的現代化起步較晚,儘管其正在發展自己的航母戰鬥群,但在短時間內,依然無法達到與美國海軍同等的水平,這還僅僅是硬體,如何管理一直龐大的海軍在大洋上有效運作並作戰,其經驗的積累還需要很長時間。

目前,中國軍方對美國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的策略非常明確,據止!一旦在周國周邊爆發某種衝突,中國軍隊必須有能力將美國海軍據止在院裡中國海岸的地方,即使不能夠使其完全無法接入戰事,只要也要使其威力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中遠程的反艦彈道飛彈成為了中國發展不對稱戰力的重要手段,但這種武器可靠麼?

近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回答參議院聽證會有關中國東風21和東風26反艦飛彈是否對美國海軍艦船形成威脅的問題時,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哈里·哈里斯海軍上將一方面承認上述兩型飛彈的確對美國的航空母艦艦隊形成威脅,不過也同時表示,一旦開戰,美軍將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上述威脅並完成任何作戰任務」。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且不說反艦彈道飛彈本身,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對外公布的最高航速是31節,不過美國海軍高層曾私下透露,「尼米茲」級航母可以跑出更快的速度,相比之下,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只有25節。要準確擊中在海上高速機動的美軍航母,必須能夠實時掌握航母的位置,在這方面,只能寄希望於間諜衛星的持續監視了,而一旦中美之間真的發生這樣的衝突,毫無疑問,中國的衛星會是第一輪待機目標,美軍在發起戰爭時的第一步行動就是切斷對方的通信和偵察網絡。如何保證在戰時能夠準確捕捉到航母的位置,成為一個比飛彈本身更加值得關注的問題。

其次,經過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美國海軍不僅對航母本身的管理運營有著豐富的經驗,在戰爭中和無數次事故,也積累了豐富的損管經驗。而且,美國航母的抗沉性極強,據稱,其水下部分在承受15枚重型魚雷的打擊後,依然可以保持不沉。如果反艦彈道飛彈能夠命中,使航母失去戰鬥力很簡單,但要想擊沉,就必須保證能夠連續命中,中國反艦彈道飛彈是否有這樣的實力?值得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292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