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1年,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豐臣秀吉遣使向朝鮮致國書,書中言及「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而直入於明國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意即日本將假道伐虢,侵滅大明王朝。儘管之後爆發的「文祿之戰」以豐臣秀吉之死最終宣告日本的算盤落空,但是從那時開始,日本就一直對「大唐關白」念念不忘,這也是在大清帝國衰落之後,日本再度發起侵華戰爭的誘因。
在1894年開始的甲午中日海戰中,日本最終擊敗了大清帝國號稱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並使之全軍覆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的明治維新最終取得成功,在經濟發展上效仿西方,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而且明治維新後期日本軍費支出已經占到政府經費的40%以上,並奉行軍國主義,實行愚民政策,號召效忠天皇,當時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北洋艦隊深受封建帝國弊端制約,最終落後於日本,為「船堅炮利」的日本艦隊所擊敗。而日本通過甲午中日海戰,獲得了高達2.3億兩款,不僅迅速恢復了國力,還在後來發動了針對俄羅斯帝國的戰爭,開始在中國東北地區蠢蠢欲動。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占領中國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並於1937年以「盧溝橋事變」為契機,發起全面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苦難。
雖然戰爭的結果,是日本失敗,但是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歷史的年輪在轉動,時至今日,從日本政府的戰後態度看來,有些問題依然是很嚴峻的。二戰結束後,日本在美國的扶植下,經濟再度復甦發展,很快超越了明治維新時的水平,並在此後很長時間內穩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寶座。儘管自衛隊裝備受到美國的限制,比如戰艦飛彈系統的制約,艦隊主要履行配合反潛的任務,同時也不能建造核武器。但是對於日本的一些行為,美國也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比如允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同時同意日本建造最新的兩艘「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其中的一號艦「出雲」艦名源於二戰期間參加侵華江陰海戰等戰役的出雲級裝甲巡洋艦,二號艦「加賀」號艦名源於二戰期間日本突襲珍珠港的加賀號航空母艦)。
反觀中國,目前中國海陸空三軍實力也已經快速發展,但是和中國目前「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位置比配起來,中國的軍備體系實際上也遠未完全構建起來。以空軍為例,中國目前缺乏先進的大型國產運輸機和具有遠程投送轟炸能力的現代化戰略轟炸機,預警機方面的技術成熟度也落後於日本;而海軍方面中國的半國產航母也遠未達到真正組建戰鬥群的水平。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雖然一直被「矮化」為驅逐艦,並且似乎也「不具備航母性能」,但是外界分析認為,該型戰艦是可以起降日本採購的F-35戰機的,如果經過一系列改裝,則很快可以「升級」為正規航母。
綜合看來,日本現在的軍備技術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常規武器(飛彈除外)應該存在領先,但是日本受到美國的制約,不敢輕舉妄動。中國獨立發展武器系統,速度上雖然落後,卻使中國武器擁有的戰鬥能力較為全面。以中國自己研發的衛士-2多管火箭系統為例,該火箭系統通過發射車發射,使用重大1.2T以上的WS-2火箭彈,射程遠達400KM以上,殺傷半徑約為0.5KM;而中國DF-21D中程反艦彈道飛彈對於日本海自艦隊也有巨大威懾力,最新的Mod3飛彈射程據稱高達3000KM,日本列島附近艦船幾難逃脫打擊範圍。而且DF-21D還將擁有高達10馬赫的飛行速度及分彈頭、中途變軌、末端機動等性能,像「出雲級」這樣僅攜帶兩座海拉姆短程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兩座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的艦船,一旦遇上該飛彈襲擊,將很難逃生。此外,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大批量的052型驅逐艦及054A護衛艦,還有多艘071型船塢登陸艦肩負搶灘登陸戰的任務,隨著中國航母時代的到來,中國的海軍實力將大大增強。島國軍國主義者想重現百年前的「輝煌一幕」,再織「倚天屠龍夢」,恐怕只能是痴人說夢了。
當然,中國也不會主動和日本開戰,一來因為中國奉行和平發展的道路,不想斥諸武力;二來日本雖然受美國制約,但是也受美國保護。中國人有句俗話叫打什麼還要看主人來著,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兩者之間顯然存在更加高大上的戰略合作關係,所以事情也鬧不到那一步。而如果日本真的抱著「民族復興」的想法要試一試,中國最好的反應手段應該就是快刀斬亂麻,果斷將之痛揍一頓,然後賣個面子給美國,等著聯合國來「調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2203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