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海大打出手真相曝光:中國藏三艘航母

國際頭條| 2016-02-26| 檢舉

美國南海大打出手真相曝光:中國藏三艘航母

美國之所以最近屢屢拿南海中國島礁建設說事,還要明目張膽地赤膊上陣進入中國島礁12海里領海範圍內,是因為中國島礁建設一旦投入使用,可以抵美國三個航母戰鬥群。

這讓美國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小兄弟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自己赤膊上陣,挑釁中國的主權,以拖延中國的島礁建設進度。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一、中國島礁一旦投入使用,實力不可小噓

中國南海向來是中國控制的軟肋,往往有鞭長莫及的感覺。結果造成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紛紛占領了很多島礁。特別是南沙群島,越南占據了二十多個,中國只有幾個,還被人家團團包圍。

為什麼中國一貫主張的南海主權,自己卻沒有幾個島礁在自己手裡,關鍵的原因是距離中國太遠。不僅艦船去一趟不太容易,就是以前的戰鬥機飛到那裡還要趕快回來,不然就沒有燃料能夠飛回來了。

相對於其他國家,就在人家的家門口,來去自由,所以人家占據了這些島礁,就和中國發生了爭端,南海爭端也就由此而來。

目前,從中國島礁建設上來看,可以在三個島礁上建立機場。那麼南沙群島中國就可以擁有三個3000米跑道的機場,不說運輸機和預警機、直升飛機。

僅僅戰鬥機中國就可以部署三個戰鬥機團,最少可以擁有72架戰鬥機,如果這三個團分別裝備J10、J11、J16,不僅空戰力量雄厚,對艦打擊能力也非同一般。

當然,這些島礁還分別擁有不錯的港口碼頭,不僅部署驅逐艦、護衛艦即使飛彈艇都不成問題,特別是中國的022,原來只是近海防衛的,由於中國島礁具有良好的港口和後勤保障能力。

西沙群島的永興島機場,海南島的軍用機場都可以兼顧和支援南沙群島的機場,這樣中國就形成了在南海的最大軍事力量,與周邊國家比起來,無人能敵,與美國能夠在南海投入的力量相比,也不容小噓。

二、美國航母戰鬥群很強大,只能對付小國

要說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辭河承認確實具有很強大的戰鬥力。一個浩浩蕩蕩的航母戰鬥群,不僅擁有幾十架戰鬥機,還有力量不菲的巡洋艦、驅逐艦護衛,核潛艇保護,一般的國家不敢輕捋虎鬚。雖然美國航母戰鬥群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中,成為主力,這些國家的軍事力量與美國相比,簡直無法對抗。

美國航母戰鬥群不僅力量強大,還擁有機動性強的優勢,對付小國家那是隨心所欲。就是這樣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一般的小國家都難以應付。

要麼被打的落花流水,要麼俯首稱臣。伊拉克、南聯盟、阿富汗都是這樣的結果,一些小國家都不敢與美國為敵。

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雖然力量強大,但是,對於大國來說,就不見得能夠讓人屈服。畢竟戰爭是打的國力,不是僅僅衡量軍事一個方面,特別是大家都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大國之間並不會輕易動武。所以,軍事力量,只是一個衡量的條件,或者是威懾的一個手段。

美國擁有強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但是,美國並不敢對大國動武,這是因為一旦發生戰爭,美國難以取勝,還可能終結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的航空母艦對付小國隨心所欲,對付大國,不敢輕舉妄動。

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日前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約翰·理察森視頻通話時表示,「我們絕不會謀求島礁軍事化,但也絕不會不設防,防禦設施的多少完全取決於我們受到威脅的程度。」

為了保護島礁上的民用設施,更好地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提供更多國際公共服務,在島礁上部署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是必需的。

不過,島礁面積較小,能源有限,可部署的裝備十分有限,因此部署哪些防禦武器,必須精心選擇和規劃。

那有哪些武器裝備是必須部署在島礁上面的呢?首先,偵察預警裝置是必不可少的。這既是保護島礁主權的需要,也是對附近海空域實時監控、有效管控的需要。

首先需要一定數量的空管雷達、對空警戒雷達和對海搜索雷達。一個島礁上要部署兩部以上、不同程式對空警戒雷達,一方面互為備份,另一方面提高抗干擾能力。

其次,作為雷達的補充,必須要部署一定量的紅外、白光偵察系統,一方面是防備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雷達遭遇嚴重電磁干擾時提供必要的監控,另一方面,紅外偵察系統在偵察隱身目標方面更具優勢。

第三,還可以部署一些電子偵察和通信監聽系統,以便對國外軍機和戰艦在附近海域的火控系統進行更為有效的監控。第四,部署一定數量的海底聲吶系統,防止別國潛艇的近距離抵近偵察。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24日中國媒體記者表示,通信系統也是不可缺少的,包括衛星地面站、甚高頻電台和高頻無線電通信裝置以及海底光纜系統。上述通信系統可根據島礁面積適當「選裝」,在部分島礁上還要建設指揮系統,以利「靠前指揮」。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接受中國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南海島礁建設是為了提供更多公共服務,比如為過往船舶提供交通便利的燈塔以及油氣、淡水等資源補給。李傑認為,島礁上部署的武器大都會是防衛性質的,比如防空武器等。

上文提到的那名專家則認為,目前,對南海島礁最大的威脅仍然是來自空中和海上,平時常駐武器應該以防空、反艦武器為主。由於島礁面積有限,在防空方面平時可以部署一些近程防空系統。

例如「紅旗-7」、730近防炮或者35毫米牽引式或自行式高炮等系統,主要執行「點防禦」任務,防止遭到巡航飛彈的突襲,而由海軍艦艇擔負平時外圍的區域防空。

對於中國海軍司令提出的「中國防禦設施的多少取決於受到威脅的程度」,李傑解釋稱,這種威脅主要指中國領海、領空遭到侵犯,威脅到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在此情況下中國要做到積極防禦。「如何部署要根據對手出動何種兵力,我們也要進行針對性防禦,比如部署反艦、反潛、防空武器。」

另一名專家則認為,如果形勢緊張,可派出「紅旗-9」「紅旗-12」「紅旗-16」或S-300系列防空系統,選擇比較靠前的、面積充裕的島嶼部署。但部署這樣的大型防空飛彈系統,只要島嶼面積足夠,就要成體系部署。

最好是以戰術單位(例如團)部署,有利於抗擊電磁干擾和大規模空襲,並相互掩護。如果僅部署一兩套系統,反而容易被逐個擊破。另外,部署防空系統也要考慮和海軍艦艇的防空飛彈配合使用。

這名專家認為,除了防空系統以外,還應部署少量反艦武器,平時應該以各種口徑的岸防火炮為主,主要應對挑釁和小股敵特騷擾,這應該是和平時期的主要威脅。

緊張時期可部署較遠程的「鷹擊-8」系列、「鷹擊-62」等,以利於對海封控,實現「以陸制海」。此外,還需要部署少量的反潛武器和反蛙人武器,主要是各種口徑的機動式火箭助推反潛深水炸彈和小口徑反蛙人火箭彈或者反潛直升機。

李傑認為,目前南海島礁建設碼頭較小,無法部署大型戰艦,可派出中小型軍艦進行定期巡航,未來也可以派出飛機定期巡航。不過,另一名專家認為,和平時期在有條件的島礁要部署一定量的殲擊機,不必和「形勢」掛鉤。

不過,李傑強調,我們部署這種防禦性的武器,絕不是要島礁軍事化,而是用有效的武器進行有效防禦和制服,「達到你能打第一槍,但沒有機會打第二槍的目的」。

李傑舉例說,俄羅斯在敘利亞就部署了S-400防空飛彈,確保俄軍的飛行安全。在南海除了永暑礁、渚碧礁、美濟礁之外,目前永興島有機場,有政府機構,為了防護這些重要目標不被打擊,也要部署一些必要的防衛性武器。

中國專家認為,由於南海島礁面積有限,總體上能夠容納的武器裝備不多,較難形成成體系、有梯次的部署。海南島和三沙市的相關設施距離南海各島礁過遠,鞭長莫及,所以一旦地區危機升級。

仍然需要依靠軍艦甚至大型水面艦艇來保護。從外媒報道的情況來看,目前擔負部分島礁防衛任務的可能就是海軍驅護艦。驅逐艦和護衛艦具備較為全面的偵察預警和對空對海火力,但這種固定部署一方面成本較高。

另一方面限制了軍艦的機動能力,實際上是限制了火力的進一步發揮。所以,島礁上部署一定數量的武器從經濟性上也更為划算。這就對島礁的綜合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專家認為,大型武器(包括戰鬥機)的部署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採取輪換部署的方式。讓海軍岸防部隊、空軍的防空部隊和戰鬥機部隊輪番擔負島嶼的立體防護任務。

這就需要做好總體規劃。特別是通信體系和雷達系統,統一通信格式,做好電磁兼容規劃。一旦需要,增援部隊和裝備便可「即插即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213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