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為何不和美國巡航南海:有三大原因

國際頭條| 2016-02-26| 檢舉

澳大利亞為何不和美國巡航南海:有三大原因

外媒稱,日本外務省24日宣布,日本、澳大利亞與印度的副外長級磋商將於26日在東京舉行。預計三國將就加快在南海問題等海洋安全領域的合作進行確認。

此時,美國國務卿克里說,他將就飛彈部署問題向北京提出「非常嚴肅」的抗議,他說,這違背了中方對歐巴馬總統的承諾。

就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美國軍艦在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中,駛入了中國聲稱享有主權的爭議島嶼12海里範圍內,美國試圖以此來強調它的觀點。

現在,一位來訪的美國海軍指揮官公開認為,澳大利亞應該進行自己的「航行自由」巡邏。來挑唆澳大利亞與中國對抗。

而《澳大利亞時代報》2月23日發表題為《南中國海:一些礁岩對我們的未來具有重要作用》的社論稱,中國有合法的動機來保護其位於南中國海的航道。不能允許事態發展到緊張局勢升級到中國感覺有必要利用其新的防禦設施的地步。

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希望在選舉年避免與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發生外交爭端,也不想預計在4月份作為總理對中國進行首次正式訪問期間受冷落。

由此可見,澳大利亞當局,並非在按照美國的「指令」辦事。2015年《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0月14日的報道稱,澳大利亞不會加入美海軍巡航南海計劃。報道稱,澳大利亞不打算捲入美國和中國海軍在南海的潛在衝突。

外交部長畢曉普和國防部長佩恩與美國同行進行了「深入會談」,並承諾加強海上合作,但這種合作並不包括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加入任何以美國為首的、對抗中國南海爭議島嶼的巡邏。

一、澳大利亞在經濟上依賴中國

澳大利亞為何會對中國持有這樣的態度?正因為,澳大利亞在經濟問題上較為依賴中國。

澳大利亞媒體稱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依賴已經超越了二戰後其對英國依賴最嚴重的時候。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經濟學講師湯姆·康利說:「現在,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依賴中國的國家。」

2013年,德國對華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6%,美國對華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巴西對華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19%,日本為20%,韓國為29%,而澳大利亞為31%。

當中國宣布GDP下調時,澳大利亞股票的總市值馬上跌了近1%。2011年,美國《時代》周刊稱澳大利亞為「中國的煤礦」,自此,澳大利亞出口對中國的依賴有增無減。

二、如果聽信美國到南海攪合除了得罪中國外無任何好處

澳大利亞是美國最鐵的盟友之一,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中美之間搞平衡,希望兩邊不得罪。一方面在防務問題上對美國存在著一定的依賴,另一方面卻怕得罪中國使自己在經濟上受到不可承受的打擊。

因此在嘴上多有站在美國一邊說話。但在實際問題上卻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不到南海去攪合,成了澳大利亞的一種有利的選擇。

三、中國南海周邊國家多數不願意與中國發生衝突

中國南海周邊國家多數不願意與中國發生衝突。東協國家除菲律賓外,以及與此地無關的日本和印度外,該地區的其他國家不太願意接受美國採取進攻性行動的想法,擔心這會使地區緊張局勢加劇。

新加坡國防部長說:「我們敦促各方保持謹慎,如果發生衝突這對該地區沒有好處。」

2015年4月東協峰會於26、27日在馬來西亞舉行。在東協峰會召開前夕,菲律賓動作不斷,與美國聯合軍演,打算與越南建「戰略夥伴關係」,總統阿基諾三世還要訪問日本,「共商南海安保合作」。

一些針對中國的指責也被菲律賓炮製出來,試圖凸顯「南海緊張局勢」。

不過,其他國家除了與中國在經濟利益上的緊密關係外,中國強大的國防力量也是一種震懾。別人也不願意來招惹中國,而且一旦發生衝突,他們也深知美國也不會來替他們打仗的。

由此可見,澳大利亞從多方面考量尤其是自身利益的保障方面,決定了他們不願到南海來巡航的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207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