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完成人類歷史上這個唯一新紀錄:中國空軍永遠也別想達到
文/張強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恆河水養育了一批神奇的印度人。當然,有些印度人的思路也讓人不太容易理解。印度「商業標準」網就在2月22日發表一篇報道表示,在2月21日至23日在中東國家巴林舉行的巴林航空展上,印度自研的LCA戰鬥機在展會上大放異彩,然而緊挨著印度LCA展位的中巴合研的JF-17「雷電」戰鬥機卻不但沒有大肆展出,甚至撤展了。
對此,印度媒體並沒有了解撤展的原因,卻已經開始洋洋得意表示,因為巴基斯坦空軍已經意識到LCA會把JF-17的光輝全部占據,這讓巴基斯坦人黯然失色,為了避免被LCA比下去,巴基斯坦空軍只好匆匆撤展,不和LCA同台登場。印度媒體的報道「自嗨」的厲害,但實際情況必然不會如印度媒體所稱的巴基斯坦空軍為了不被LCA光芒掩蓋而匆匆退場。因為事實很簡單:LCA並沒有JF17戰機先進。
圖片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組裝的一架蘇-30MKI戰鬥機墜毀,在中巴兩軍還沒開打之前,印軍的蘇-30MKI和其他三代機已經摔了23架,相當於我軍幾乎一個飛行團的數量。
首先,LCA戰機是來自鼎鼎大名的「寡婦製造者」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之手,該公司的傳奇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經過HAL修過的大部分戰機都無可避免幾乎全部墜毀,就連目前印度最先進的蘇30MKI戰鬥機,在經過了HAL的維護之後,也墜毀了,在這家公司的努力下,印度空軍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這個唯一記錄,那就是印度空軍在過去40年內,墜毀軍用飛機數量達到1000架,其中39%由飛行員錯誤導致,剩下都是機械故障。這樣的公司產出的飛機,首先質量上就存在一定不可靠性。而僅僅HAL製造並不足以說明LCA是款差飛機。實際上LCA從研發開始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首先,該機於80年代研發,當時的空戰理論和如今不同,一款80年代理念研發的機型由於各種推遲,直到不久前才正式服役,這已經是個悲劇了,而實際上在研發期間,由於印度航空工業水平實在有限,即使放在80年代,該機也並不先進,更不要說現在了。LCA研發成功後,印度軍隊拒絕接收該機,轉而投向法國陣風戰機,但印度的一再堅持最終攪黃了印軍購買陣風的買賣,讓印軍強制用上了LCA。這樣的飛機卻妄稱在航展上大放異彩,實在是說不出口。反觀JF17戰機,JF17就是我國的梟龍戰機了,作為中巴合研戰機,其實也不新了。
作為一款殲7基礎上深度改進後的新型機,無論是在氣動還是在航電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擁有了殲7優勢的同時,又具備最先進的航空科技,這樣的戰鬥機卻被說成是被一款在80年代設計之初就已經落後,研發過程接近30年才成功,被本國軍隊拒絕接收的戰機比的不敢展出,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儘管巴基斯坦方面沒有公布原因,但是就此前也曾發生的巴基斯坦在推銷梟龍戰機期間發生的事件可以推測出,梟龍沒有展出的原因跟LCA一定沒有關係,而很有可能是由於梟龍戰機的合作方中國方面有一些考慮才引發了這場小插曲,最終卻讓印度人把LCA吹捧的熱淚盈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98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