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款隱形戰機曝光 美國嚇得腿直抖!!!

彥寧| 2016-02-26| 檢舉

當心,美國!中國想要有自己的垂直起降飛機。」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月16日報道,中國部分軍方人士認為,過去幾年中,某些大國通過「再 平衡戰略」對中國進行包圍,呼籲採用「不對稱」優勢來打破敵人的海上圍堵。美媒認為,中國未來有可能發展類似F-35的垂直起降戰機和傾轉旋翼飛機,如果 此舉成真,必將引發西方觀察家的哀嚎。

文章稱,中國軍方人士呼籲搶奪空中優勢以在海上鬥爭中獲得戰略主動,中國近年來不斷裝備新型的飛彈(如鷹擊-12)和戰鬥機(如殲-16),在2020年之後還可能增加兩款影響整體海上戰略平衡的新型飛機,這就是潛在的殲-1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以及名為「藍鯨」的傾轉旋翼運輸機。

中國垂直起降戰機想像圖

文章稱,近年來西方媒體對於所謂的殲-1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有零星的報道,但是最新獲得的信息表明中國可能確實在殲-20和殲-31之後有著第三款五代機計劃,中國媒體曾在2015年透露中國軍工企業正在合作研製「短垂項目」,英國的簡氏防務周刊也曾對一張有趣的網絡照片進行過報道(實際上是網友的航模)。令西方中國軍事觀察家失望的是,在去年的勝利日閱兵後,儘管某些西方媒體曾猜測殲-18可能將公開,但解放軍拒絕透露任何新型飛機的消息。毫無疑問的是,目前中國期待雜誌中有著大量討論垂直/短距起降技術的文章。

網上流傳的意思中國第五代垂直起降戰機

文章認為,這場關於「垂直/短距起降」技術的討論熱潮至少有一部分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亮相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有關。中國媒體認為,遼 寧號航母只能裝備相對較少數量的艦載機,未來的數量也不會超過50架,這些戰機將無法滿足中國的需要。中國媒體認為,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在未來的應用前景 光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些好消息出現。

至於中國的傾轉旋翼飛機,美媒認為,中國的「藍鯨」概念機與V-22「魚鷹」不同,前者有四台發動機,後者則是兩台。研發者宣稱,「藍鯨」預期 巡航速度為538公里/小時,航程為3106公里,能載20噸貨物。文章認為,「藍鯨」所追求的「更輕巧、更簡潔、高效能、低成本和維修方面」的目標並不 「謙虛」。另一方面,文章援引中國媒體的報道,指出中方也對傾轉旋翼飛機的缺點持謹慎態度。

文章稱,上述飛機項目未來能否實現尚待觀察,但是從機率上來說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畢竟,冷戰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要在各軍事技術領域都要超越競爭 對手。當上述飛機真正飛起來時,毫無疑問西方的觀察家們將會嚎叫,認為「模仿」並不代表真正的創新,但他們不懂的是,模仿者往往在戰略競爭中是更成功的一 方。很簡單,回憶一下坦克的歷史,沒錯是英國人首先發明了這種武器,但是卻是德國人經過耐心的艱苦努力借鑑了該技術並最終讓坦克在戰場上大放光彩。

資料圖:美軍F35戰機

資料圖:中國殲20戰機

其次,我國海軍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大型直通甲板航空母艦,並且裝備電磁彈射設備,未來艦載機的發展方向也是重型 多用途艦載機,而非作戰能力有限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

實際上,以目前的情況,我軍對該型飛機的需求並不強烈,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在中國海軍的前景可能將僅限於兩棲攻擊艦艇或是航母候補艦載機。當然,對垂直起降技術進行研究並做儲備是有必要的,但在周邊形勢緊張的當前,集中精力發展主要武器裝備才是上上之選。

繼連翻炒做殲-20之後,西方媒體近日又把焦點對準中國一款並不存在的神秘新型戰機——「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似乎想把「中國新型戰鬥機熱」推向另一個高潮,足以燒死各路軍事媒體的神經。

最先爆料的是日本《朝日新聞》,該報在去年初聲稱中國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製成功,並於3月份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

隨後,媒體又翻出了國內論壇的一條假新聞,據稱來自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絡版,該假新聞最早給「殲-18」冠名「紅鷹」。

隨後國內外的報道則陷入混亂,首飛時間有點說3月,有的說4月,甚至是2008年11月,甚至還「公開」了性能:裝有雷射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發動機,作戰半徑2000公里,技術水平超過F-22……

殲-20曝光以前,國內對四代機的猜想層不不窮,各種不負責任的虛假內容充斥網絡。「殲-18垂直起降戰機」只是其中不太高明的一個。

網上盛傳的殲-18戰機

「殲-18首飛」無疑於一個驚天消息,在沒有任何跡象,沒有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突然出現,比殲-20的現身更加令專業人士瞠目。不過,日本人最先爆料的「殲-18首飛」卻充斥著荒謬的笑料。

荒謬之一:「殲-18首飛」居然在內蒙古

了解常識的人都知道,戰鬥機第一次試飛只可能在生產廠家所在地進行。近期亮相的殲-20和殲-15都遵循著這個鐵定原則。

中國幾個主要的戰機研製基地,包括四川成都、遼寧瀋陽和陝西西安。內蒙古可能有軍方的訓練基地和試驗基地,但絕對不是首次試飛的好地方。

荒謬之二:「殲-18」的性能好過了頭

眾所周知,中國在發動機技術仍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殲-10和殲-20發動機仍需要繼續提高可靠性,而「殲-18」卻大躍進般用上了可垂直起降的「大推力矢量發動機」。

而且,「殲-18」如同神話一般,直接跳過了中國仍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關,不僅可垂直起降,還用上了相控陣雷達,具有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幾乎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全能戰鬥機了。

美國F-35戰鬥機試飛

最兇悍的一點,則是作戰半徑居然達2000公里,視垂直起降戰機傳統的「短腿」弱項如無物。

可見,「殲-18」的存在像其性能一樣,更像是個三流小說家作品的科幻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93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