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中利器到底源自何處?答案讓美國人發怵

20世紀40年代後期,美國人啟動了空對空飛彈研發計劃,當時選擇了二個研究方向,一是,紅外製導,後來發展為著名的"響尾蛇"飛彈,二是,雷達制導,後來發展為"麻雀"飛彈。

"麻雀"飛彈的軍方編號為AIM-7的飛彈,世界上第一種雷達制導飛彈,從1956年服役至今,先後發展了多種改型,包括艦對空型,即通常所說的海麻雀飛彈,目前依然為現役空對空與艦對空飛彈的主要型號。其技術對其他國家也有深遠影響,比如:英國的天空閃光飛彈與義大利的"阿斯派德"飛彈都是基於AIM-7技術研發的型號。

中國的第一種空對空飛彈霹靂-1,使用雷達架束式制導,無法適應實戰要求,於是在60年代時,決定參考美"麻雀"空對空飛彈的設計,研製霹靂4型空對空飛彈,也是中國第二個自行研製的空對空飛彈項目,同時期,開發的新型地對空飛彈紅旗61,也是採用類似的設計。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中國的雷達制導飛彈的研究工作一直困難重重,霹靂4號一直到1984年才完成樣彈試製。正當項目進展緩慢之時,中國獲得了一些義大利"阿斯派德"飛彈,也稱腹蛇的技術。於是中國中止霹靂4項目,轉向開始仿製阿斯派德飛彈。原本由義大利供應配件,後因西方對華制裁中止,於是中國開始自行研發,最終定型為霹靂10,目前改為霹靂11,在90年代中期正式服役。

霹靂11的尺寸參數與阿斯派德飛彈相同,彈長3.7米,彈徑0.203米,翼展1.024米,發射重量220千克,最大速度M數 4.5,最大機動過載35g。它的性能相當好,原型為義大利在80年代中期才完成其開發,絕對是國際一流水平,我們在開發中又對其進行了改進,包括PL11B,採用主動制導技術,其也從以前的最大射程由40公里,提及到70公里。

同期,進展緩慢的紅旗61項目,也因阿斯派德飛彈技術的獲得,也算柳暗花明,隨後逐步演化,研製成紅旗64型,外貿則為獵鷹60型,曾出口巴基斯坦;國內自用的艦對空型號稱為紅旗61,用於江衛級護衛艦;地對空型號最終發展為紅旗6,目前已應用於紅旗-6彈炮合一防禦系統中。

早期中國技術基礎差,研製工作困難重重,不過中國沒有放棄,一再努力嘗試終成正果,經過霹靂-11/紅旗-6的研發積累了豐富研發經驗,為其後型號的開始鋪平了道路。

當然了,我們必須承設,中國雷達制導技術確實與美製麻雀飛彈技術有關,一件讓美國人令非常吃驚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73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