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南海這一招夠狠 美軍竟然乖乖後撤200公里
「中國在南海部署紅旗-9表明了美軍關注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重要性」,在美媒率先曝光所謂中國在永興島部署防空系統後,大批西方媒體展開連 篇累牘的解讀,對中國合理合法防禦行為指手畫腳,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月19日報道,指出中國如果繼續擴大在南海部署先進武器的力度,將對美軍造成重大威脅。
文章稱,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提交五角大樓2017財年預算請求時,把中國強調為「最為重視的對手」之一,並表示美軍正在進行的投資專門針對不斷發展的中國軍力。兩周後,中國已經在永興島部署了紅旗-9防空系統,此舉是中國一系列旨在確保地區優勢地位的最新舉動之一。
中國海軍紅旗-9防空飛彈發射
美媒稱,這次部署發生在美軍在南沙群島附近一系列「航行自由」行動之後,美方明確表示,此舉旨在向中國證明該地區依然是國際水域。新美國安全中 心的本-菲茨傑拉德(Ben FitzGerald)認為,紅旗-9的部署不會「妨礙美軍在該地區的實力」,但他補充表示,紅旗-9的部署證實了美軍有關中國此舉將會複製到整個地區的 擔憂,這將對美軍造成重大的挑戰,同時也表明美軍關注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完全是正確的。美軍在2017財年要求投入大約30億美元研究反介入/區域拒止 技術,同時重視現有武器彈藥例如戰斧飛彈,並為其添加新功能。
美軍F-35戰機
文章稱,類似技術在中美衝突中將是擊敗紅旗-9這種武器的關鍵,美軍需要在約200公里(紅旗-9飛彈最大射程)外發射武器,或者依靠隱形戰機 如F-35來突破中國防空圈。 文章表示,雖然紅旗-9飛彈的射程對美軍實力並沒影響,但是該系統的部署,以及其「先進的雷達」,再次證實了美軍有關競爭對 手發展精確武器的看法。
前美國海軍副部長羅伯特-馬蒂耐徹(Robert Martinage)表示,紅旗-9的部署就其本身來說並不是「遊戲顛覆者」,但是此舉「預示了未來將發生什麼」。如果中國持續擴大部署先進防禦武器的力 度,將對美軍及其盟友造成極大影響。在和平時期,中國可在雷達上捕捉美國飛機,增加了事變的危險性,在爆發衝突時,附近的艦機將暴露在直接威脅之中。
在美媒「曝光」所謂中國在西沙永興島部署紅旗-9防空系統後,無論是美國官方,亦或是美國媒體,都對此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興趣, 美國朝野不約而同的將永興島所在的西沙群島一直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這一事實拋在腦後,用中國在本國自然島嶼上部署防禦系統這一合情合理的舉動來炒作所謂中 國在南海的「軍事化」,美國為什麼如此大張旗鼓?
中國西沙永興島
正如美媒所說,紅旗-9系統就其本身來說並非是一種「遊戲顛覆者」,但是部分美國勢力對於中國巨大的潛力 抱有恐懼,誠然,以美軍現有的武器裝備實力,單獨拉出來對抗紅旗-9可能並非太難之事,但是,如果中國無法忍受美軍的持續挑釁,將更多先進武器部署南海, 無疑將對美軍造成「巨大威脅」,這對於習慣於「自由航行」在全世界區域的美軍來說,無疑是一種寢食難安的挑戰。
美國打著「南海非軍事化」的幌子在該地區耀武揚威
事情非常清楚,中國在南海部署防禦性武器首先是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其次,也是美國等區域勢力對中國不斷逼迫施壓的結果,美國打著「南海非軍事化」的幌子在該地區耀武揚威,不斷對華抵近偵察,為未來潛在衝突摩拳擦掌,怎麼能夠指望中國逆來順受,忍受這無理的誣衊呢?
中國一向主張與各國合作和平利 用南海,從未有類似美國恃強凌弱之舉,如果說南海是一片和平之海,那麼解決問題的鑰匙在美國手中,只有美國放棄在南海的「軍事化」挑釁,才能真正迎來區域的和平與發展。
中國已找到薩德致命軟肋 1小時內殲敵
1月6日朝鮮在靠近中國邊境的咸鏡北道豐溪里核試驗場爆炸一枚所謂的氫彈」,接著在2月7日又利用彈道飛彈技術實施了「光明星四號」衛星的發射,並且在2月15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舉行的慶功宴上,宣布還將發射更多的「衛星」。朝鮮半島局又一次勢陷入高度緊張狀態,美國通過增派雙航母戰鬥群,部署F-22隱身戰鬥機進入韓國,連續組織針對朝鮮的聯合軍演,試圖表明已經做好直接打擊朝鮮核設施和飛彈陣地的準備。
韓國國防部也同時宣布,韓美雙方將開始實質性研究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彈道飛彈系統。「薩德」反飛彈系統是美國新的飛彈防禦計劃最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機動式的戰區高空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被稱為戰區高空「超級盾牌」。
薩德飛彈系統
薩德飛彈系統由攔截彈、車載式發射架、地面雷達、指揮控制和通信情報系統等組成,能夠攔截射程3500公里的彈道飛彈。薩德系統攔截彈的作戰高度為40至150公里,這說明該飛彈既可以攔截大氣層內40公里高度的彈道飛彈,也可攔截大氣層外150公里以下高度的飛彈,所以號稱是「全球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飛彈的陸基系統」。薩德的射擊遠界為200公里,這意味著整套飛彈系統的有效防禦半徑在200公里以內,如部署在韓國中南部,其防衛範圍可以覆蓋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部分區域。
由於薩德飛彈系統主要是針對末段高空攔截,攔截高度僅為40~150公里,作戰半徑只有200公里,所以反飛彈的性能對中國的戰略飛彈沒有太大威脅,絕大多數從中國內陸或沿海發射的戰略飛彈都在「薩德」攔截彈的飛行包線外。
資料圖:火箭軍開赴中國北部
中國強烈反對韓國部署薩德飛彈的主要原因,是針對這種飛彈所配備的TPY-2火控雷達,該雷達是一種X波段的前沿部署雷達,對助推段起飛飛彈的探測距離可以超過2000公里,甚至更遠。如果在韓國部署,其探測範圍能夠覆蓋中國華北和華東以西內陸的大部分地區,甚至可以遠達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所以中國對薩德飛彈系統採取了「零容忍」態度,堅決反對韓國在朝鮮半島南部部署。如朝鮮半島事態激化,韓國的薩德飛彈系統必將成為解放軍首輪打擊的重點目標。
那麼,中國軍隊將使用什麼手段來反制薩德飛彈系統呢, 很簡單,使用空射巡航飛彈。
所有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核心都是遠程雷達和指揮系統。薩德飛彈系統也不例外,只要打掉它的TPY-2火控雷達,整套系統就會變成瞎子和聾子,失去作用。美國和韓國通過選址勘察,決定將薩德飛彈系統部署於靠近釜山的大邱和溪谷地區,該地區位於洛東江中游的大邱盆地,群山環抱,比較適合能夠機動部署的TPY-2火控雷達設置陣地,具有很好的隱蔽性。大邱位於朝鮮半島內陸,距離中國山東半島700多公里,不太容易受到敵方航空兵的直接打擊。中國若利用彈道襲擊來消滅薩德系統,需要使用東風-16或東風21這樣的中程彈道飛彈,還需要突破其攔截彈的反擊,效費比較低。使用空射巡航飛彈是最理想的打擊手段。
2月18日,作為官方媒體的《解放軍報》很「及時」的報道了空軍轟炸機部隊進行遠程轟炸訓練的新聞。根據新聞透露出來的信息,中國的轟炸機部隊可以在開戰以後第一時間殲滅位於韓國和日本的飛彈防禦系統。
該報道稱:「35小時內,20架轟炸機組成的大機群連續穿越4個戰區、起降6個機場,奔襲近萬公里,低空超低空飛行上千公里」。這意味著空軍轟炸機部隊能夠進行高強度連續晝夜突擊,如果算上起降速度,以轟-6K轟炸機平均700公里時速計算,在這35小時1萬公里航程中,總飛行時間為15小時,起降6個機場的地面整備總耗時20小時,再次出擊間隔為3.5小時。這說明中國的轟-6K轟炸機在高強度戰鬥起飛的情況下,針對一千公里以內的目標,每晝夜可以進行4次出擊。
該報道還特別提到我軍轟炸機裝備著「任務規劃系統」,以三維數字地圖和資料庫為基礎,進行戰場態勢分析計算,精確規劃武器彈藥使用、突防突擊航線。可在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內完成傳統手段需要數小時完成的航線規劃和任務整備。按照每架轟-6K轟炸機攜帶6枚長劍-20(K/AKD-20)空射巡航飛彈,這20架轟炸機可以在首輪火力突擊中密集發射400枚以上的巡航飛彈。足以摧毀或削弱一個中等強國的防空體系。
轟-6K可攜帶6枚長劍-20空射巡航飛彈
也有人認為美製的TPY-2火控雷達屬於機動部署雷達,一是擔心目標體積較小,使用巡航飛彈的攻擊效果不佳;二是不太容易偵測到該雷達的實際位置。
其實TPY-2火控雷達的尺寸完全在長劍-20巡航飛彈打擊精度範圍內,這種雷達的長度達到9米以上,算上指揮控制艙和配電艙,整個體積與一座農家院差不多。從以前公布的視頻看,國產長劍-20巡航飛彈可以選擇打進一棟樓的某個具體窗口,這意味著其末端精度在2~3米之間,完全可以滿足直接命中TPY-2雷達的要求。此外,TPY-2雷達的機動部署並非任意隨時的停車就用,也需要設置陣地,實際上是一種野外部署的半固定雷達。
路基長劍-10巡航飛彈
開戰前,中國空軍可派出電子偵察機在黃渤海上空飛行,通過內陸飛彈試射等手段誘導TPY-2雷達開機,進而捕捉其隱蔽的陣地位置。利用偵察衛星或電子偵察機的側視合成孔徑雷達形成巡航飛彈打擊所需的圖像,通過上文所述的任務規劃系統迅速裝訂目標,完全可以在薩德飛彈系統再次機動部署之前將其摧毀。
總之,強國的優勢就是在系統對抗中,針對敵方的某個突出的武器系統,能夠選擇多種打擊手段來反制。中國對待韓國和日本的薩德飛彈也一樣,開戰一小時內就是它們的死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