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0後期,美海軍雖然擁有了F14這種性能很不錯的戰機,但在使用中也發現了F14的某些缺陷。比如,F14的價格昂貴,體積結構複雜不易保養。尤其讓人詬病的是F14很擅長截擊作戰和制空權的爭奪,但是對地攻擊能力很是讓人捉急。
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美海軍不得不在航母上還配置了A7攻擊機,以便完成對地攻擊任務,可是這樣無疑就加大了航母上的後勤壓力,很不經濟。於是,美海軍開始考慮增加一種新型戰機,既可以擁有F14的空戰能力,同時兼顧對地攻擊能力,還要造價低廉。
說實話,這個想法有點想要熊掌,同時還要抓住魚的感覺。然而,偏偏有一家美國公司想要做到這樣的事情,它便是諾斯羅普。諾斯羅普這家公司也夠倒霉的,它本來是打算競爭美國空軍的下一代輕型戰機,只是因為研製原型機晚了一段時間,便被率先出爐的F16搶去了所有的生意,使得它的YF17還沒出爐便宣告失敗。有些沮喪的諾斯羅普不甘心自己的遭遇,恰好美國海軍要研製新的戰機,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拿自己的YF17參加了競標,經過一番評測之後,居然被美國海軍看中,並且獲得了研製合同。
諾斯羅普大受鼓舞,經過改良之後的YF17被重新命名為F/A-18,被用來取代現役美海軍主力F14戰鬥機。經過試驗,F/A-18幾乎是完全契合了美海軍的需求,它有不錯的空戰能力,能與敵機爭奪制空權。有很好的載彈能力,可以兼顧對地攻擊任務。因為使用的多是成熟技術,所以性能可靠易保養,機載設備性能先進,造價還很低廉等等。
最終,F/A-18被賦予了『大黃蜂』的綽號,作為F14的繼任者,成為了美海軍主力。在之後的時間裡,F/A-18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後來的海灣戰爭中,F/A-18承擔了美海軍大半的空戰與對地攻擊任務,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海灣戰爭之後,為了進一步拓寬F/A-18的能力,諾斯羅普公司又研製了F/A-18的後繼型號F/A-18E/F超級大黃蜂,這種戰機因為增加了先進的機載電子設備,所以作戰能力空前提高,被認為是現役作戰性能最好的第三代戰機。
同時,美海軍還開發了一款專門執行電子戰的F/A-18戰機,又名『咆哮者』,這種戰機最大的戰果便是在演習中擊落了號稱空中無敵的F-22猛禽隱形戰機。因為F/A-18大黃蜂為了減輕機體重量,大量使用了復合材料,加上大黃蜂的綽號,所以許多軍迷朋友便將之戲稱為『塑料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