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斬首金正恩計劃曝光:偽裝演習56天攻下平壤
核心:CNN製作的疑似「對朝鮮作戰計劃」的視頻截圖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計劃動用9萬人的兵力對朝鮮進行全方位的打擊...
美國斬首金正恩計劃曝光:偽裝演習56天攻下平壤
先看鳳凰衛視2月15日《時事亮亮點》,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農曆新年期間,朝鮮以發射光明星衛星為由,實際上是發射了洲際飛彈,這一事件使得東北亞的局勢又呈現了新的一種空前緊張的局面。
一方面朝鮮呈現出了他一貫的毫不妥協的這樣一種姿態,而且昨天金正恩還說,他們要發射更多的衛星,而且要展開更多的核試驗,看來朝鮮在美國不願意做出跟他談判的表示之前,還要繼續強硬下去,當然這一點對於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安全利益也是一個重大挑戰,看來朝鮮對於中國勸告也是無動於衷的。
美國斬首金正恩計劃曝光:偽裝演習56天攻下平壤
近日,有網友曝光了CNN製作的疑似「對朝鮮作戰計劃」的視頻截圖。
另一方面這次危機目前看來,最大的得益者仍然是美國,我們說1950年開始的韓戰造成的戰爭的局面,現在也只是一個停戰的局面,這個停戰的局面實際上是相當脆弱的,美國現在利用朝鮮發射洲際飛彈和核試驗這樣一個機會,強化了由他主導的東北亞地區的,就是美日韓的軍事同盟,並且把原來韓國方面比較抗拒的,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系統,現在已經進入了正式的議事日程,而薩德飛彈部署在朝鮮半島的南半部,對於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擁有強大的飛彈系統的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美國的斬首部隊也已經進入朝鮮半島,甚至有人猜測,美國會不會弄假成真,以演習為名對金正恩展開斬首行動,雖然這個可能性看來是不大,但是也反映出目前朝鮮半島局勢一種空前的緊張。
中國現在又成為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一起指責中國,說由於中國的縱容,由於中國沒有堅決的制裁朝鮮,所以才導致朝鮮目前這樣的一種不妥協的態度,那麼對此中國外長也做了一個非常清楚的說明,包括全國人大的外事委員會的主任傅瑩在慕尼黑國際安全論壇上,也強調說明了,中國並不控制朝鮮,但中國自己也不會被任何其他國家所控制。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計劃動用9萬人的兵力對朝鮮進行全方位的打擊。更狂妄的表示:56天就可攻下朝鮮
但是我們看到王毅外長所說的,就是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安全利益已經做了很明確的說明,就是堅決反對朝鮮擁有核武器,但是同時也堅決反對用武力的方法來推翻朝鮮政權,看來在韓戰爆發66周年,今年已經是第66年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看來還要持續下去,因為朝鮮方面就是毫不妥協,而美國方面也是毫不妥協,所以這樣一種緊張局面很可能會貫穿今年全年。
CNN製作的疑似「對朝鮮作戰計劃」的視頻截圖一覽
近日,有網友曝光了CNN製作的疑似「對朝鮮作戰計劃」的視頻截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計劃動用9萬人的兵力對朝鮮進行全方位的打擊。更狂妄的表示:56天就可攻下朝鮮!
噹噹!朝鮮。
魚鷹出擊!
3D箭頭特效,魚鷹被包圍。
向北推進!
空投物資,引開朝鮮平民。
疑似三防兵。
大大的56天。
黃黃的9萬大軍。
就那麼大的地兒,新皮鞋可別沾水
朝鮮的反擊?
媽咪媽咪哄,指點江山中。(1)
媽咪媽咪哄,指點江山中。(2)
5元特效,朝鮮海陸兩方向反擊。(1)
5元特效,朝鮮海陸兩方向反擊。(2)
動用核武?
給密集恐懼症患者上盤兒朝鮮大軍。
朝鮮首次回應美國制裁:美國瘋了 空前瘋狂
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21日報道,朝鮮打算繼續發展和擴大自己的核計劃,以回應美國因核試驗和發射衛星運載火箭而簽署的加強對平壤制裁力度的法律。
朝鮮中央通訊社援引朝鮮外交部匿名代表的聲明報道稱:「美國對朝鮮的政策越有敵意,朝鮮就會越堅定地堅持經濟建設與核力量發展同步的方針。」
以下為朝中社報道全文: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駁斥美國新的對朝制裁法律
朝中社平壤2月20日電朝鮮外務省發言人20日發表談話。
眼下,美國被對朝鮮的病態反感所俘虜,空前瘋狂。
《2016年對朝鮮制裁和政策強化法》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獲得通過,18日經歐巴馬簽署,正式生效。該法包括阻礙朝鮮正常的經貿活動、加強旨在瓦解內部的心理戰和「人權」活動等的條款。
對於半個多世紀生活在美國嚴酷制裁中的朝鮮而言,制裁是行不通的。就在這一期間,朝鮮還百分之百靠自強力製造出了氫彈。
制裁或威脅解決不了朝鮮半島問題,反而使之更加複雜,這是國際社會共同的看法。
美國將朝鮮正當的自衛措施歪曲為破壞和平行為,為的是搞垮朝鮮人民的幸福家園——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絕不可忽視的。
一直以來,美國經常狡稱制裁和施壓並不針對朝鮮人民及其生活。可這次美國乾脆拋棄這一面具,公然暴露出其對朝政策的實質是扼殺朝鮮的全盤國民經濟、推翻朝鮮制度。
CNN製作的疑似「對朝鮮作戰計劃」的視頻截圖曝光。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計劃動用9萬人的兵力對朝鮮進行全方位的打擊
這證明,美國依然推行以消滅朝鮮國家和人民存在本身為目標的敵視政策,而且它不僅未削弱,反而越來越過度。
雖然美國為搞垮朝鮮的制度,甚至把「人權問題」也要當做制裁的口實,可是惡毒的經濟制裁本身就是對朝鮮人民最大的人權侵害,蹂躪人權的魁首——美國必將為此受到審判。
無論美國如何發瘋,朝鮮軍民堅決維護他們盡情享受真正人權的最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高舉自強力第一主義旗幟揚眉吐氣地建設經濟強國、文明強國的決心將堅強百倍。
隨著美國的敵視政策變本加厲,朝鮮也將更高地舉起經濟建設和核武裝建設並舉路線。
美國對朝赴湯蹈火擁核頗有貢獻 真正目標是中國
美國總統18日簽署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的法案,加強制裁朝鮮,並把打擊面擴大到在美反對領域與朝鮮有合作的其他外國個人和組織。19日平壤的官方媒體則報道,金正恩於17日再度要求朝鮮「開闢宇宙征服之路的新時代」,「更多、更快地發射實用衛星」。朝美一來一去的對抗式互動成為促朝核問題惡化剎不住車的引擎。
朝核問題根本在於朝美敵對,朝鮮作為弱小的一方,想出了發展核武器嚇阻美國的歪招。朝鮮不顧自己的國力不逮,以及拒絕其擁核的國際現實環境,搭出了一個靠驚險平衡術勉強支撐的危局。這樣的鋌而走險迄今得以續演,但此賭注的最終贏率被外界普遍相信幾乎是零。
那麼是誰把平壤推向了這一步呢?內因大概永遠是無可推脫的關鍵要素,但如果說一切都是平壤「自己造成的」,又未免失於簡單,與事情的真實邏輯對不上號。
不能不說美國因素是朝核危機一輪輪加重的全局性推力,美國對朝鮮的長期軍事壓力,它對執行1994年《朝美核框架協議》以及六方會談「9·19共同聲明」的三心二意,特別是它不加掩飾的對朝鮮現政權「行將崩潰」的期待,都加劇了平壤的恐懼和對國際社會的嚴重不信任。朝鮮政權下決心把擁核確立為國策並以不變應萬變地推行之,有華盛頓的一份貢獻。
如今朝美矛盾死死咬合,難分因果,但由於朝美的實力十分懸殊,主動權牢牢握在美國手中。也就是說,可以「咔嚓一聲」開解朝核危機的鑰匙就掛在山姆大叔的腰帶上,如果美國真想還一個和平穩定的半島給朝韓幾千萬人民,它真的不難做到。
很多人懷疑美國根本就沒打算使出當年促埃以戴維營協議的勁頭來處理朝核危機,六方會談運行時一直中國做東,並非美國真心尊重北京對平壤的影響力,而是美希望中國來當這個苦差,它自己進退自如。
美在半島上的利益和訴求是複雜的,它的確不願意朝鮮擁核,但又不想朝通過棄核的過程「占得便宜」,鞏固了平壤政權。朝鮮鬧「核」讓美生氣,但半島南北如果真和諧了,它又擔心韓國對美軍的倚賴將會減少。如果中國能高調站出來阻止朝鮮擁核,把半島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中朝對立,那樣對美國才會是「圓滿的」。
華盛頓一直相信平壤政權「撐不了多久」,它對朝鮮棄核已不抱期望,而重在強化自己在東北亞的軍事部署和影響,利用、超越朝鮮問題應對中國大陸的崛起。美在籌劃一旦「朝鮮崩潰」突如其來時的對策,確保美屆時及在那之後對朝鮮半島的控制。
因此美國推進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調派更多戰略性軍事工具進入這一地區,都不僅僅是威懾朝鮮,而有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咄咄逼人。
美在太平洋西岸的真正大目標是中國,朝鮮只是它的短線憂慮。問題是平壤在核問題上第一步就走錯了,它沒有勇氣改弦更張,而是在繼續下墜的過程中越來越深地牽連中國。
中國面臨困難抉擇。也許我們應當回到中國國家利益的原點,實事求是評估幾個弊端中哪個更大、更深遠。我們應搞清,是朝鮮核飛彈最終列裝並引發美韓日反彈對中國的威脅大,還是中國施行極其嚴厲制裁導致朝鮮與中國公開決裂,並可能引發其他地緣政治後果的威脅更大?美國就是要把朝核難題「外包」給中國,中國接招的弊多,還是等候美國對朝動手的弊多?
還有,朝鮮有可能因中國嚴厲制裁而後退嗎?既嚴厲制裁朝鮮又保持友好的中朝關係這一「中間道路」走得通嗎?一旦美國對朝動手,中國坐視不管好還是會根據美韓行動的級別決定是否出手?這些問題可謂一個比一個重大。
美軍斬首金正恩的部隊都裝備啥?海豹六隊都羨慕
美軍斬首金正恩的部隊都裝備啥?海豹六隊都羨慕
第一空降特戰隊和第75遊騎兵團被稱為美國最精銳的特殊部隊。 目前,一名美國特種隊員的單兵裝備包括戰鬥裝備、服裝及維護用品三大類,共有40餘件,總重量約70公斤。
射擊訓練,和其他美國特種部隊一樣多裝備M-4
該部隊參加過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戰爭,主要負責暗殺核心政敵,拆除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殺傷性武器等,擅長秘密滲透進入敵區作戰。
首頁 > 西陸頻道 > 軍事推薦
美國斬首金正恩計劃曝光:偽裝演習56天攻下平壤
2016-02-22 08:16:57 發帖人:老紅柳 參與評論(0)人
專家稱,斬首行動就是斬首行動,事先張揚也可以,事先不張揚也可以
美國特種部隊的單兵裝備也在不斷更新。目前,一名美國特種隊員的單兵裝備包括戰鬥裝備、服裝及維護用品三大類,共有40餘件,總重量約70公斤。
美國特種隊員配備的夜視眼鏡品種不一,其中新式被動紅外熱成像夜視鏡的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一般為0.4~1公斤),具有識別偽裝,穿透雲、煙、霧的功能,可以觀測到400~800米遠的人物活動,1500~4000米遠的步兵隊形、坦克和步戰車等目標
其與頭盔、射擊、測距、指揮器材組合,可形成保護、觀測、瞄準、射擊一體化
CAR-L和SCAR-H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即:Mk.16和Mk.17 比利時FN公司設計,FN美國公司製造美國陸軍特種部隊,75遊騎兵團,美國海軍海豹部隊都有裝備堪稱全世界最可靠的自動步槍 圖為正在進行手槍速射訓練
圖為正在進行手槍速射訓練部隊」
Mk.16的性能全面超越XM8,而據陸軍特種部隊和海豹部隊反映,Mk.17更是全面超越M110和SR-25,SCAR有過個型號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以前用M4,現在據說改用SCAR步槍,HK416、M14也在使用。手槍主要用M9,但柯爾特M1911A1、MK23、P228都有人用。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機槍基本上選用M249,但M60、M240、M2HB也在裝備序列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按美軍的作戰環境,美軍對部隊使啥槍並不太在乎,基本上是啥槍都能使,好像是按照任務級別選擇適當裝備。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步槍手配M4或M16配M203榴彈筒.衝鋒鎗一般用MP5或MP5K。機槍用M60E3和M249提供面積火力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圖為特種作戰槍械庫
美軍最著名的八次斬首獵殺行動盤點 僅兩次失手
現代戰爭中的「斬首」概念是由英國的軍事理論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他提出攻擊敵方指揮系統為首要目標的「癱瘓攻擊」,亦稱「斬首攻擊」。「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形象反映了這種思想。 美國的一些信息戰專家認為,信息作戰時,尤其是美國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信息作戰,應遵循「斬首」原則。所謂「斬首」,就是打擊「敵方的頭部,而不是他的軀體」。這一原則要求:戰爭要首先攻擊敵國家指揮當局、聯合參謀部、戰區總部及各級部隊司令部;破壞敵方所有信息傳媒——電話、無線電頻譜、電纜和其他傳輸手段;制止敵方使用第三方的通信系統,包括通信衛星。
一般而言,戰爭是敵對雙方千軍萬馬的交鋒。然而,戰爭偶爾也會劍指一個人而非整支軍隊。這裡是美軍八次最重要的針對個人的獵殺行動。
1、弗朗西斯科·潘丘·維拉
在潘丘·維拉帶領他的部隊突襲俄亥俄州和新墨西哥州並殺死18個美國人之後,約翰·潘興將軍(Gen.John「Blackjack」Pershing)發起了「討伐行動」,意欲抓捕維拉。
美軍遠征軍向墨西哥境內推進300英里,追捕行動從1916年5月15日持續到1917年1月12日。美軍最終成功地擊潰了維拉的團伙,但沒能抓獲維拉本人。
2、奧薩馬·本·拉登
本·拉登作為基地組織曾經的頭目,策劃了「9·11事件」。
美軍最初計劃在托拉博拉山區擊斃本·拉登,但行動失敗了。不過,本·拉登最終被海豹突擊隊第6分隊在代號為「海神之矛」(neptunespear)的行動中擊斃。
3、山本五十六
1943年4月14日,美國海軍破譯電報獲悉了珍珠港事件元兇——山本五十六的行程。他將前往索羅門群島軍事基地視察,而他的飛行路線將會經過瓜達卡納爾島上駐紮的美軍P-38G戰機的覆蓋範圍。
4月18日,18架戰機在得到羅斯福總統的命令後起飛,並成功阻擊到山本的飛機。美軍擊落了兩架改裝後供山本乘坐的轟炸機,但其護航戰鬥機逃脫了。次日,山本五十六的遺體被日軍搜救小隊找到。
4、傑羅尼莫
傑羅尼莫是最令人畏懼的美國原住民領袖之一。1877年,他被強制居住在亞利桑那州一塊保留地中。傑羅尼莫並沒有屈服,堅持著自己的主張和原則。
他多次率領族人暴動並逃脫。1885年5月,他逃離保留地後,洗劫了附近的多個農場。美國陸軍派出5000人、歷時三個月都沒能找到他。最終,傑羅尼莫為了能夠再見家人一面選擇投降。
5、埃內斯托·切·格瓦拉
革命鬥士切·格瓦拉是青年人的偶像,同時他也是在美國政府的眼中釘。據稱,他試圖在拉丁美洲建立「兩三個甚至更多像越南一樣的國家」。
美國特種部隊訓練玻利維亞民兵以獵殺格瓦拉。最終,切·格瓦拉1967年10月9日被打死。
6、薩達姆·海珊
2003年4月9日巴格達陷落之前,追捕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的行動就開始了。當時,薩達姆已經有幾個月不見蹤影。
當美軍士兵最終找到他時,他既沒有在一座隱秘宮殿里,也不在設施齊備的地堡中。薩達姆在一個狹小的地窖中投降,他在那裡儲藏了75萬美金、一桿AK衝鋒鎗和一些巧克力。
7、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
追捕巴拿馬前總統諾列加將軍及其眾多下屬的行動代號為「正當防衛」(JustCause)。
1989年12月20日,美軍擊潰了巴拿馬國防軍並切斷了諾列加潛逃的主要通道,但是並沒能一舉逮捕他。
這場追捕行動持續至聖誕前夜。當時,諾列加向梵蒂岡駐巴拿馬大使館尋求政治避難。在教皇的示意下,使館總領告知諾列加梵蒂岡不會向他提供避難。面對使館外集結的示威者,梵蒂岡也不會保證他的人身安全。1970年1月2日,諾列加向美軍投降。
8、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
如果你不記得這個名字,想想《黑鷹墜落》這部電影。穆罕默德·艾迪德曾是索馬利亞最大的軍閥。聯合國「重拾希望」維和行動期間,他手下擁有最強大的兵團。美軍特遣部隊支援的這項任務很快演變成暴力衝突。為了確保任務順利完成,逮捕艾迪德變得很有必要。
1993年6月17日,第一次抓捕行動以失敗告終。8月28日,美軍增派了騎兵特遣隊(TaskForceRanger)。特遣隊繼續展開了一系列突襲行動,並逮捕不少艾迪德的副官。然而,美軍在這些搜捕行動中傷亡慘重。11月16日,聯合國作出停火決定,放棄了這一計劃。艾迪德得以在索馬利亞繼續掌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25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