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釣魚島附近放了顆核彈:目的一目了然

國際頭條| 2017-05-20| 檢舉

美在釣魚島附近放了顆核彈:目的一目了然

發掘和收集美國官方文件的華盛頓研究機構「國家安全檔案館」近日公開了上世紀60年代沖繩美軍基地內配備的核武器照片及相關資料。

據日本共同社2月20日報道,涉及的武器有核炸彈「Mark28」及核巡航飛彈「馬斯B」(MaceB)等,前者的破壞力是當年投擲日本的原子彈的數十倍,後者射程範圍包括遠東蘇聯與中國。

美國士兵正準備搭載「Mark7」核炸彈,1962年拍攝於嘉手納基地

其中部分照片攝於美蘇兩國核軍備競賽白熱化的1962年10月古巴危機期間。有關「馬斯B」,駐留沖繩的當時飛彈技師證實稱,古巴危機最終局面中「曾出現錯誤的發射命令」。

收藏在美國國立檔案館(位於馬里蘭州)內的這些照片生動地記錄了美軍技師們小心翼翼處理核彈頭的情形,反映了曾作為亞洲最大「核武器庫」的沖繩的核實戰配備狀態。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2月20日透露,美國國防部網站上公開表示解除有關「1972年5月15日沖繩回歸前美軍在此配備核武器」的機密。此前曝光的有關美國統治沖繩時期,在沖繩配置核武器的文件已經將此事實明確。

沖繩美軍基地分布圖

沖繩美軍基地分布圖

日本亮開戰條件恐嚇中國:開啟自我毀滅

日媒假想自衛隊助美軍南海作戰 被指恐嚇中國日本參議院於19日凌晨最後通過了安保法案,使這一廣受爭議的提案走完程序,成為日本法律。在外界仍在評估這一法案對地區形勢的影響時,日本媒體迅速設想了三種日本參戰的情形,這讓人想到,安保法不是促進地區和平、幫助日本避戰的法律,「戰爭」的可能性已在推動該法的日本政界及輿論界人士的頭腦中盤旋。

日本媒體提出的三種自衛隊參戰情形中,第二種是美軍和「C國」與在南海建設人工島礁的「B國」發生軍事衝突,日本自衛隊因向前者提供補給等「後方支持」,而捲入與「B國」的直接衝突。這裡的「B國」顯然是指中國。

海軍南海艦隊實彈演習。

日本媒體設想的第三種情形點名針對了朝鮮,第一種情形則指向朝著與日澳聯合軍演的美軍艦隻突然誤射魚雷的「A國」潛艇,日自衛隊當時斷然將該潛艇擊沉。

日本通過安保法案為地區格局注入了新的元素,代表了「改變現狀」的某種動向。日本主流媒體隨即設想了未來的血腥場面,這一系列觸動要比自民黨宣揚的更具有刺激性和冒險性。中國如果針鋒相對制定一個「海上安全法」,降低中國海軍使用武力的門檻,然後中國主流媒體設想與一個「與美國結盟」、並「與中國在東海存在島嶼爭端」的國家開戰,不知道日本人會作何感受?

日本通過安保法案

隨著日本通過安保法案,中日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是否會因日本自衛隊「更敢動武」而增加了,日本政府有義務就輿論的這一猜測和擔心作出解釋。

安倍及其同僚應當清楚中國沒有懼怕日本自衛隊的理由,隨著中國繼續發展,中國軍隊在東海一旦發生衝突時形成對日優勢的把握會越來越高。從理性角度,我們認為東京刻意向中方發出軍事挑釁,對所有日本人尤其對日本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安保法案通過的過程伴隨了日本國內罕見的抗議浪潮,安倍政府的執政穩定性因此受到影響。這增加了我們理解新安保法案的維度,也讓我們傾向於認為,日本政府依據該法命令自衛隊與中國軍事對抗未必很容易下決心。

日本自衛隊因為新法而鬆了綁,它的活動區域理論上擴大到了全世界,在外動武,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向國會交待。

民眾抗議

日本戰後由於美國軍事占領及強制整治改造,70年沒再對外用兵,夾著尾巴做了和平國家。一些日本人對做這樣的和平國家慶幸,還有一些人感到憋屈,總想重振日本「國威」,令人擔心的是,安倍執政團隊就屬於後一個人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頂著壓力通過安保法,不斷對中韓說硬話,安倍該抖的「威風」應當說已經抖了,他或許下一步需要放低姿態,給地區局勢貢獻些實實在在的正能量了。

9月19日無疑是日本戰後重要的一天,假如東北亞未來重燃有日本參與的戰火,通過安保法的這一天將被視為那場未來戰禍倒計時的開始。我們極不願意那樣的未來悲劇出現,希望安倍政府也真心不願意它的到來。那麼安倍除了拿出安保法案,他還需為證明該法案的確是為了和平目的而不斷採取行動,釋放建設性信號。

中國突然曝遼寧艦真實戰力:日本沉默

根據中國國防部的消息,中國的航空母艦訓練艦「遼寧艦」,已經完成了數百架次的航母著艦科目演練,其中尤其是測試了單日最大起飛架次這一重要科目,而這一科目的實際測試,也代表著中國的航空母艦訓練艦「遼寧艦」,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

我們都知道要衡量一首航空母艦是否具有作戰能力,首先就是要看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和單日最大出動架次,由於中國採用的是類似於蘇聯的滑躍式起飛甲板,其起飛外掛能力和最大出動架次並不能和美國的彈射器起飛想比,那麼我們的現在實際上的作戰能力能有如何呢?根據中國國防部的報道,我們可以推測一二。

遼寧艦出海訓練

根據國防部消息:這兩年多的時間,遼寧艦出海訓練數十次,還跨區到陌生海域進行試驗訓練,為早日形成戰鬥力和保障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副航空長王小偉經過兩年多的反覆摸索,航空保障能力、甲板救援能力有了新的突破,艦載機駐泊數量、單日飛行架次、起飛和回收效率都得到顯著提高。「如今,我們一天保障的殲-15艦載機起降架次數量,已是過去一天的數倍。」可以看到我們實際上每天都在進步。

遼寧號航空母艦戰鬥群

美國人的航空母艦最多一夜可彈射上百架次,但是一夜上百架次彈射的結果,則是第二個飛行日,要求對全艦-艦載機和彈射器,進行全面的檢修,如果只論單純的持續彈射起飛,反而彈射數量要少。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實際上美國的航空母艦單日飛行效率,也不過數十架次,這就意味著我們遼寧艦的實際戰鬥力至少可以比擬美軍的50%,而這已經足夠應付我們現在所要面臨的威脅。

而中國遼寧艦的最大短期之內可以看到的對手,其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航空母艦日向級,日向級備有改裝成戰時臨時輕型航母的潛力,但是日本目前尚未有F-35B,所以只能當日本引進F-35B以後,才能考慮日向級是否具備改裝成一艘輕型航母的實際作戰價值。也不能排除一點,日本把自己現有的戰機進行改裝搭載上艦,但是日本沒有彈射器,也不具備滑躍起飛的技術儲備和操作經驗,所以儘管日向級有了航母的噸位,但是充其量也就是個直升機航空母艦的坯子、

殲15艦載機航母起降訓練

但是我們仍然要時刻警惕,在軍國主義逐漸復甦的今天,日本人對於擁有一所大型的航空母艦是多麼的渴望。尤其當日本安倍首相登上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之後,安倍就在暗暗下定決心也要建造類似的大型航空艦!這樣才能實現其日本再度崛起成之為正常國家的野望。而這種動向的危害性對於整個東北亞來說都堪稱災難,因為日本一旦擁有了可以起飛固定翼作戰飛機的海上平台,那麼日本的專守防衛性質的就被徹底打破,而且也使得周邊的東北亞的局勢,變得更加的不可預料,局勢可以說是一觸即發。

殲15艦載機航母起降訓練

這樣會讓日本有錯覺可以挑戰其他的海上中等強國,當然日本不會去挑戰美國,最合適的目標就是中國、一旦日本和中國在海上發生了直接碰撞,中國的遼寧艦或中國建造的最新型航空母艦,都將是日本的眼中釘肉中刺。而一艘能夠起降垂直起降固定翼戰鬥機的航空母艦,則會讓日本有了足夠的底氣還對中國的航母戰鬥群發動攻擊,哪怕是有來無回的板載衝鋒。畢竟這個民族太過於極端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11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