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最近發表文章稱,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武器裝備開始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獲得了非洲國家的信任和青睞。據了解,目前有超過2/3的非洲國家正在使用中國武器裝備,其中至少有10個國家是過去十年內新增加的用戶。此外,中國出口非洲的裝備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和複雜化,這說明中國的國防工業正在不斷進步,中國正在持續縮小與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技術差距。
蘇丹裝備的中國洪都K-8教練機
自冷戰結束之後,非洲市場曾一度被華約國家一大批廉價的蘇式武器所占領,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這些武器顯然已經無法滿足軍隊的需求,因此,擁有價格優勢的中國裝備便成了非洲國家的首選。非洲的多個國家從上世紀開始就從中國進口武器裝備,如蘇丹在1996年從中國進口了6架F-7M戰機,此外還從中國進口了2架運-8運輸機,8架殲-6戰機和若干架殲-7戰機,替他武器還包括T-62輕型坦克,122毫米榴彈炮和59-1式130毫米加農炮,計54門,122毫米火箭炮81門,57毫米高射炮59門和不同口徑的迫擊炮若干。
剛果是傳統上的中國軍品大戶,目前裝備30輛59式坦克和數量不等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59式130毫米加農炮、60式122毫米榴彈炮、各式口徑的迫擊炮。埃及是非洲國家中購進中國軍品最多的國家之一。雙方最大的合作項目簽署於1999年2月份,協議商定在埃及組裝80架K-8教練艦,項目總值3.47億美元。2005年,埃及又訂購了40架K-8,至此,該國K-8數量達到120架,另外,埃及空軍還裝備有53架殲-7戰機。
我國殲-7戰鬥機曾出口非洲多國,如埃及、奈及利亞和蘇丹等國
中國的軍品還可在其他非洲國家見到,比如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和辛巴威。2006年中國售予阿爾及利亞一艘5500噸級的教練艦,2001年,一艘中國製造的400噸級巡邏艇交付茅利塔尼亞海軍。尚比亞、納米比亞和辛巴威從中國獲得的K-8教練機數量分別為8架、4架和6架,另外,肯亞、蘇丹、加納和坦尚尼亞也將成為K-8飛機的用戶。除了K-8教練機,辛巴威主戰坦克皆由中國製造,現在,該國陸軍裝備59式坦克30輛、69式坦克10輛,超過一半的裝甲車輛系中國63式,空軍還裝備9架殲-7戰機。
除了坦克、火箭炮和戰機之外,中國還向非洲出口多個型號的無人機。自2011年以來,中國向非洲多個國家出口了翼龍無人機,這些國家包括奈及利亞、埃及和阿聯。伊拉克空軍則從中國進口了彩虹-4B無人機,並且已經投入實戰,執行了大量的反恐定點清除任務。
伊拉克裝備的彩虹-4無人機
美媒表示,除出口武器裝備之外,中國國有企業中航國際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在2015年還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在非洲發展的新計劃。這包括建設1個航空培訓中心、2個區域營銷中心、2個維修中心和3個備件中心,以提升中國國產飛機的銷量和售後服務。中航工業已經在非洲飛機市場占據了較大份額。辛巴威、尚比亞、衣索比亞、納米比亞、坦尚尼亞、加納、奈及利亞、模里西斯、吉布地等多個國家都在使用中航工業製造的飛機。非洲各國空軍使用的教練機至少有80%是中國製造。航發公司計劃建設的新設施旨在幫助中國企業在非洲飛機市場占據更大份額。
據此,西方媒體指出,由於價格便宜,以及更容易適應惡劣環境和粗暴操作,中國軍火正在加速搶占非洲市場,中國武器裝備水平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這些都應該引起西方國家的注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09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